又追和功父病起寄謝之韻

霜何曾傍繡簾寒,酒不能令客臉丹。 勤向竹爐溫手腳,懶尋銅鏡正衣冠。 無人孤坐月將落,擁鼻清吟夜向闌。 忽憶約齋詩債在,自吹燈火起來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功父:詩人的朋友。
傍(bàng):靠近。
竹爐:一種以竹子爲材料做成的小火爐。
擁鼻:掩鼻。
約齋:可能是某人的別號。
闌(lán):殘,盡。
}

翻譯

{ 寒霜不曾靠近那繡花的門簾讓人感覺寒冷,美酒也不能使客人的臉龐變得紅潤。殷勤地走向竹爐去溫暖手腳,懶得去找銅鏡來端正自己的衣冠。沒有人相伴獨自坐着直到月亮將要落下,掩着鼻子輕聲吟誦直到夜色將近闌珊。忽然想起約齋那裏的詩債還在,自己吹亮燈火起身去查看。 }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冷、閒適的氛圍。開頭兩句通過霜不寒、酒不紅臉表現出環境的清寂和詩人懶散的狀態。「勤向竹爐溫手腳,懶尋銅鏡正衣冠」進一步突出了這種慵懶隨意,只關心自身的溫暖而不在意形象。「無人孤坐月將落,擁鼻清吟夜向闌」描繪了詩人孤獨靜坐,吟詩至深夜的情景,體現出他的寂寞和對詩意的沉浸。最後因想起詩債而起身查看,富有生活氣息,也表現出詩人對詩歌的重視和認真。整首詩語言樸素自然,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病起後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