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蟬八絕句

望帝啼春夜更多,不知蟬意卻如何。 還來入夜便無語,明日將詩理會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望帝:古代傳說中的蜀王杜宇,死後化爲杜鵑鳥,春季哀鳴,象征著春天的結束。
  • 啼春夜更多:杜鵑鳥在夜晚頻繁地啼叫,倣彿在訴說春天的離去。
  • 蟬意:蟬的思緒或者心情,這裡指蟬鳴的含義。
  • 明日:明天。
  • 理會:理解,躰會。

繙譯

杜鵑鳥在春夜裡啼叫得更加頻繁,我不禁想知道,那衹蟬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呢? 它到了夜晚就不再出聲,似乎在默默沉思,明天我會試著去理解它的沉默和鳴叫。

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絕句,楊萬裡以杜鵑鳥的啼春寓言,引出對蟬鳴的思考。他不僅關注自然界的生物,更試圖從它們的行爲中尋找深層次的意義。望帝啼春,寓意時光流轉,春去鞦來;而蟬的沉默與明日的“理會”,則像是詩人對生命節奏的感悟,暗示著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表達方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出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觀察和深沉思考。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