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鄱陽湖天晴風順

湖外廬山已見招,春風好送木蘭橈。 青天挾日波中浴,白晝繁星地上跳。 萬頃琉璃吹一葉,半簪霜雪快今朝。 廬陵歸路從西去,卻峭東帆趁落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蘭橈(ráo):木蘭樹做的船槳,這裏代指船。木蘭是一種芳香的樹木;橈,船槳。
  • 挾(xié)日:十日。一說謂遠近相連,「挾」有「夾」意,這裏形容太陽彷彿在水波中被環繞裹夾,像在裏頭洗浴。
  • 琉璃:形容湖水如琉璃般澄澈平靜。
  • 半簪霜雪:作者此時頭髮已白,「半簪霜雪」形容自己鬢髮斑白。
  • 卻峭:迴轉,掉轉。

翻譯

鄱陽湖外的廬山已向我招手,溫暖的春風正好送我乘坐的木蘭船輕快前行。晴朗的天空下太陽好像在波浪中洗浴,白天的湖面上光影閃爍如繁星在地上跳動。廣闊平靜的湖面如琉璃,一艘小船在上面輕盈飄蕩,兩鬢斑白的我在今朝享受這暢快的旅程。從廬陵回去的路要往西走,此時卻掉轉船頭趁落潮向東航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行船過鄱陽湖時的所見所感。首聯「湖外廬山已見招,春風好送木蘭橈」,以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展現出詩人迫不及待要前往廬山的心情,春風助力,增添了歡快的氛圍。頷聯「青天挾日波中浴,白晝繁星地上跳」,運用奇妙的想象與比喻,將波光粼粼的湖面景色刻畫得宛如夢幻仙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頸聯「萬頃琉璃吹一葉,半簪霜雪快今朝」,「萬頃琉璃」與「一葉」船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湖水浩瀚和小船渺小,而詩人雖已兩鬢斑白,卻在此時享受着這份獨特的快意,盡顯豁達豪邁。尾聯「廬陵歸路從西去,卻峭東帆趁落潮」則寫出返程時的意外安排,詩人沒有按常規路線往西走,而是趁落潮改變航向向東航行,增添了旅程的變化與情趣。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壯美開闊,充分展現出楊萬里詩歌善於捕捉自然美景和獨特趣味的風格。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