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晚望二首

河岸前頭松樹林,樹林盡處見行人。 行人又被山遮斷,風颭酒家青布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颭(zhǎn):風吹物使其顫動。
  • 青布巾:指酒店的幌子。

翻譯

在小船之上遠遠眺望,河岸的前頭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林,那片茂密的樹林走到盡頭的地方,可以看見路上有行人在緩緩前行。可是,沒一會兒行人又被前面的山巒給遮擋住了視線,這時微風輕拂,吹動了酒家門前懸掛着的青布幌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富有層次感和動態感的江景畫面。開篇以「河岸前頭松樹林」描繪出大的背景框架,展現出環境的清幽寧靜。接着「樹林盡處見行人」將畫面的焦點由松樹林轉到了行人身上,畫面因行人的出現而增添了幾分生機。「行人又被山遮斷」筆鋒一轉,眼前的場景發生變化,暗示了行路的曲折與不可預見,也在讀者心頭增添了一絲懸念和遐想。最後「風颭酒家青布巾 」用飄動的青布巾這一動態畫面,打破了此前的些許寂靜,給人以活潑之感,同時「酒家」的出現也暗示了行人和作者可能的去處,引發讀者諸多想象。整首詩從岸景到行人,再到風中的布巾,動靜結合,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彷彿置身於小船,一同領略江上晚景,充滿了生活氣息和藝術韻味 。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