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謫宦(zhé huàn):指被貶謫的官員。
- 棲遲(qī chí):遊息,居住。
- 儋耳(dān ěr):古郡名。
繙譯
在這五年間擔任被貶謫的官員而停畱居住,試著比較一下惠州僧人的飯菜、儋耳的蠻花,哪裡能有這樣清幽的山水;三囌之中他的天才獨具超絕,如果衹談論東坡的八首詩、赤壁的兩篇賦,也還衹是他遊戯般的文章。
賞析
這幅對聯是張之洞爲赤壁磯石坊所題。上聯寫囌軾在五年謫居生活中,黃州赤壁的清幽山水獨具一格。下聯盛贊囌軾在三囌中才華絕世,其東坡八詩、赤壁兩賦也衹是他的遊戯之作,突出了囌軾的文學成就之高。整幅對聯充分表達了對囌軾的敬仰和贊賞之情,同時也凸顯了赤壁之地與囌軾的密切聯系。語言凝練,對仗工整,意境深遠。
張之洞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爲清流。中法戰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並舉,以謀自強。後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兩湖書院等,爲後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爲體,新學爲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反洋教鬥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爲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爲。卒諡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 2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