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中宰相:指的是南朝齊梁時的陶弘景,他隱居山中,但朝廷許多大事還向他請教,時人稱爲「山中宰相」,這裏借指林處士 。
- 巖扃(jiōng) :山岩的門戶,這裏指林處士隱居之處。
- 碧嶂:綠色的山巒。
- 驕晚翠:傍晚山林翠色迷人,好像在驕傲地展示它的美麗 。
- 樵爨(cuàn): 燒柴做飯 。
- 樽前:酒樽之前,指飲酒時 。
- 長揖:古代一種拱手高舉繼而落下的相見禮。
翻譯
如同山中宰相一般的林處士,走出隱居的山岩門戶,從容平靜地和來訪的遊人一起談笑着漫步前行。綠色的山巒,深淺不一的翠色在傍晚驕傲地展示着迷人風光;潔白的雲朵舒展開又聚攏,像是在欣賞着春日裏晴朗的天空。在煙霧瀰漫的水潭邊,人們一同喜愛着水中歡快遊動的魚兒;打柴燒火做飯,這份質樸安寧讓大雁也安靜不鳴叫。不要說隱居的君子與志同道合者很少,在這酒樽之前,向着那聖賢之人恭恭敬敬行禮拜見,感受着他們的高潔清廉。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范仲淹與沈書記一同拜訪林處士的情景。首聯點明林處士雖隱居深山,卻豁達迎客,展現出一種超脫的風度。頷聯中,「碧嶂淺深驕晚翠,白雲舒捲看春晴」對仗工整,通過對傍晚山色與春日白雲的描寫,營造出優美、靜謐的氛圍,也襯托出林處士心境的淡然閒適。頸聯「煙潭共愛魚方樂,樵爨誰欺雁不鳴」則從動態和生活細節入手,煙潭中魚兒歡遊、樵夫生火的畫面,充滿了自然氣息,同時也暗示了這裏環境的安寧祥和。尾聯否定了世人認爲隱者知音稀少的看法,強調在這飲酒之時,對林處士這樣具有高潔品德的聖賢之人的敬重,深化了全詩對林處士隱居生活和高尚品格的讚美之情 。整首詩情景交融,詞藻優美又意境深遠,不僅生動描繪了拜訪的經歷,也抒發了詩人對林處士的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