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雁蕩山
一徑入幽谷,隨山幾縈盤。
雲樹深蓊蔚,石溪響潺湲。
我來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鳥不知名,向人自關關。
遺我發興新,探討忘疲艱。
龍湫信奇絕,飛泉落雲間。
快瀉萬斛珠,濺沫霜雪寒。
尊者所經行,草木不可芟。
敢將塵土足,濯此清泠灣。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環。
高堂極虛明,可寄須臾閒。
此行端爲山,山窮我當還。
明朝驅車去,依然隨塵寰。
勝處未易忘,神遊清夜闌。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蓊蔚:形容草木茂盛。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 龍湫(qiū):指雁蕩山的大龍湫瀑布。
- 芟(shān):割草,引申爲除去。
翻譯
一條小路進入幽深的山谷,順着山勢多次盤旋環繞。雲樹深深顯得草木繁茂,石間溪流發出潺潺聲響。我來到的時候已是春色將晚,山間的野花卻又是何等繁多。好聽的鳥兒不知道名字,對着人自顧自地關關鳴叫。留給我新的興致,探討起來忘記了疲勞艱難。龍湫確實奇絕,飛泉從雲間飛落。像快速瀉下萬斛珍珠,濺起的飛沫如霜雪般寒冷。這是尊者經過行走的地方,草木都不能割除。哪裏敢用滿是塵土的腳,去玷污這清泠的水灣。晚上投宿在野僧家,山環繞着就像碧玉環。高大的廳堂極爲空曠明亮,可寄託短暫的閒適。這一趟就是爲了山,山走到盡頭我就應當返回。明天驅車離開,依然是跟着塵世的喧囂。優美的地方不容易忘記,在清冷的深夜還會神思遊蕩。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雁蕩山的幽深景色、自然聲響、蓬勃生機和奇絕景觀。詩人細緻地刻畫了山谷的路徑、茂盛的植被、潺潺的溪流、盛開的山花、悅耳的鳥鳴,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對龍湫瀑布的描寫極爲精彩,突出了它的神奇和壯美。詩中還表達了對這片山水的敬畏和喜愛,以及在山中尋得閒適後的不捨。整體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很好地展現了雁蕩山的獨特魅力和詩人遊山時的豐富情感。
範宗尹
宋襄州鄧城人,字覺民。徽宗宣和三年上舍及第。累遷右諫議大夫。欽宗靖康初,力主割棄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高宗建炎四年,上言裂河南、江北數十州地爲藩鎮,付以兵權。由參知政事遷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檜自金歸,力薦其忠。紹興元年,爲秦檜所排擠,罷相,知溫州,退居天台。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