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舉書記歸雲丘

四股澗鬆雷斧碎,十圍巖桂燒痕枯。 不知階下跳珠處,舊竹春來有筍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舉書記:「舉」爲人名,「書記」是一種職務,在寺院中負責掌管文疏記錄等事務 。
  • **雲丘:指雲丘山,在今山西鄉寧縣。
  • **四股:此處可能指山澗中的某種分佈形態,有四股水流或與之相關。
  • **雷斧碎:像被雷神的斧頭砍碎一樣。形容澗鬆遭遇雷擊而被毀壞的慘狀。雷斧,傳說中雷神用以打雷的工具。
  • **十圍:形容樹幹粗大,兩手合抱爲一圍,十圍表示其粗壯。
  • **燒痕枯:被火燒過留下的枯焦痕跡。表明巖桂遭受過火災。
  • **跳珠:此處形容雨水在臺階下濺起,如同跳動的珍珠。

翻譯

那山澗邊的松林,像是遭遇了雷神利斧的肆虐,枝幹破碎;周圍粗大的巖桂也被無情的大火燒得枯焦,只留下一片荒蕪的痕跡。如今我不禁心生好奇,不知道在那臺階之下,雨水濺落如珠子跳躍的地方,曾經生長的竹子,在這春日來臨之際,會不會萌發出鮮嫩的竹筍呢?

賞析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雲丘山曾經發生的災難場景。「四股澗鬆雷斧碎,十圍巖桂燒痕枯」,用「雷斧碎」「燒痕枯」這樣強烈又直觀的描寫,將澗鬆和巖桂遭受的創傷盡顯眼前,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讓人能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突發的災難對山間植物造成的嚴重破壞。後兩句「不知階下跳珠處,舊竹春來有筍無」則語氣一轉,從對慘烈景象的描寫轉到了一個充滿期待和牽掛的疑問。在如此破敗荒蕪之中,詩人關心着舊竹是否能迎來新生,這種對生命的關注與期待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溫暖與善良。同時,通過這種今昔對比以及在荒涼中盼生機的情感表達,讓這首詩充滿了一種別樣的詩意和對生命頑強不息的讚歎。整體詩風簡潔卻富有畫面感,情感真摯,引發讀者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諸多思考 。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