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

· 蕭雄
年光未必协天时,月令徒教纪地支。 三百六旬拘一格,不如桐叶闰犹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年光:指光陰、歲月。
  • 天時:指宜於做某事的自然氣候條件。
  • 月令:農曆中某月中的氣候、時令。
  • 地支:指子、醜、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傳統用作表示次序的符號。
  • :十日爲一旬。
  • 桐葉閏:古代以桐葉隨氣候變化而飄落或生長來判斷季節和閏年等。

翻譯

歲月光陰未必就與適宜的自然氣候相協調,每月的時令只是用十二地支來記錄罷了。三百六十天拘泥於一種固定模式,還不如桐葉通過其生長變化來知曉閏年等情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傳統曆法的一種思考和質疑。詩人認爲單純以固定的模式去記錄時間和季節並不一定能完全準確反映自然實際情況。而以桐葉的變化爲例,強調自然現象可能比刻板的歷法更能敏銳、真實地反映時節與天時的變化。詩的語言簡潔明瞭,通過對比和形象的描述,引發人們對傳統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深入思考。

蕭雄

蕭雄,字皋謨,益陽人。候選直隸州知州。有《西疆雜述詩》。 ► 33篇诗文

蕭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