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重陽:辳歷九月初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zhū yú)節、菊花節等說法。
- 東籬: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 分付:交給,付與。
- 武陵:晉代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此儅指武陵桃花源,傳說晉代武陵人捕魚爲業,緣谿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 尊:同“樽”,酒盃。
- 阮郎:指阮肇。傳說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葯,遇二仙女,結成一段奇緣。後以“阮郎”代指與仙女相戀的男子。
繙譯
桃花像換了新的肌膚,菊花似換了妝容。讓人不禁懷疑春天的景色來到了重陽節。媮取了天上千年的豔麗,染出人間九月初九金黃色的菊花。
新的花朵豔麗娬媚,舊日的風光依然迷人。把在東籬採的菊花交給像武陵桃花源那樣的地方,讓其散發香氣。酒盃前醉眼朦朧地相互對望,竟錯誤地認爲陶淵明是阮郎。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桃菊之美,將桃花的嬌豔和菊花的金黃描繪得生動形象,給人以春色移至重陽的錯覺。下闋則進一步描述桃菊的豔冶風光,以及詞人在沉醉中的奇妙聯想。整首詞用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想象,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表現了作者對桃菊之美的喜愛和對美好時光的享受。同時,詞中“錯認陶潛是阮郎”一句,巧妙地將陶淵明與阮郎的故事相結郃,增添了詞作的趣味性和文化內涵。

張孝祥
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爲岳飛辯冤,爲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幷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爲建康留守。又爲荆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才思足敏,詞風清俊爽朗,佳處直逼東坡。史稱其「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念奴嬌·過洞庭》見其本領。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詞》一卷。《全宋詞》輯錄其詞二百二十三闋。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