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 章靜山別業會飲
一窗煙雨不除草。移家靜藏深窈。東晉圖書,南山杞菊,誰識幽居懷抱。疏陰未掃。嘆喬木猶存,易分殘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來老。
相逢何事欠早。愛吟心共苦,此意難表。野水無鷗,閒門斷柳,不滿清風一笑。荷衣制了。待尋壑經丘,溯雲孤嘯。學取淵明,抱琴歸去好。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深窈(yǎo):幽深。形容地方深邃隱祕。
- 東晉圖書:借指高雅珍貴的書籍,暗示主人有高雅的文化品味和藏書。
- 南山杞菊:借指田園中種植的杞菊等植物,代指清淡閒適的生活。
- 幽居懷抱:隱居時的心境和情懷。
- 殘照:傍晚的陽光、夕照。
- 荷衣:用荷葉製成的衣服。這裏化用屈原 「制芰荷以爲衣兮」 ,代指隱士服裝,表現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
- 尋壑經丘:指遊覽山水。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之說。
- 溯(sù)雲:向着雲的方向,有追求高遠之意。
翻譯
窗外一片煙雨濛濛,院中的雜草也任其生長。搬家來到這靜謐而幽深的地方,悄然隱居。屋內收藏着如東晉時那般珍貴高雅的圖書,園子裏種着南山的杞菊,又有誰能真正理解這幽居之人內心的情懷呢?樹冠稀疏的影子還未清掃,可嘆那高大的樹木依舊挺立,卻容易被夕陽的餘暉分割成殘缺的畫面。想起這些,胸中不禁涌起慷慨悲歌之情,近來老友們大多已經老去。 爲何我們相逢得這麼晚呢?我們都熱愛吟詩,內心同樣爲生活、爲詩歌辛苦付出,這份心意難以言表。郊外的河水邊沒有了海鷗的蹤跡,閒散的門前柳樹早已折斷,這些都不能讓那自由自在的清風展露笑顏。(不如)做好身着的蓑衣,去探尋那山水溝壑,向着山雲之間獨自呼嘯。還是學習陶淵明吧,抱着琴迴歸田園,這樣多好。
賞析
這首詞圍繞在友人章靜山別業會飲之事展開,盡顯時光易逝、知己難逢、嚮往隱逸之意。開篇以「一窗煙雨不除草」描繪出別業幽靜荒僻之景,營造出閒適隱逸氛圍,也體現主人心境淡泊自然。「東晉圖書」等句暗示主人高雅品味與幽居情懷,同時透露出雅士知音難覓的寂寞。接着借「喬木」「殘照」之景,發出時光匆匆、故人漸老的感慨。
下闋點明與友人相逢恨晚,強調二人「愛吟心共苦」的知己之感,這種心意難以表達更增添情感深度。隨後「野水無鷗」等句,描寫眼前衰敗之景,流露出對往昔美好不再的遺憾,進而引出歸隱之意。「荷衣制了」表明已做好歸隱準備,最後希望像陶淵明一樣抱琴歸隱,迴歸自然,彰顯出詞人對寧靜淡泊生活的嚮往。全詞情與景相互交融,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委婉深沉,在優雅意境中傳達出對人生的諸多思考。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