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轡(pèi)搖銜鐵:轡,駕馭牲口用的繮繩;銜鐵,馬嚼子,橫放在牲口嘴裏的小鐵鏈。意思是馬搖動着嘴裏的嚼子,牽動着繮繩。
- 蹴(cù)踏:踐踏。
- 勇趁軍聲曾汗血:趁,追逐、隨着;汗血,古駿馬名,傳說日行千里,流汗如血。此句說馬曾經在軍陣殺伐中勇猛奔跑,揮灑血汗。
- 茸茸(róng):形容草初生時纖細柔軟的樣子。
- 驊騮(huá liú):是周穆王時的八駿之一,泛指駿馬。
- 困鹽車:用千里馬拖着沉重的鹽車,比喻人才被埋沒,遭受困厄。
翻譯
駿馬搖動着帶有嚼子的繮繩,輕快地踏過平原上的積雪。想當年,它曾隨着激昂的軍陣吶喊,英勇奔跑,揮灑血汗。如今天下太平,它只能悠閒地度過時光。
春天裏,茸茸的青草一直延伸到天邊,曠野的溪水涓涓流淌,在陽光下映照出溪邊的細沙。可是,有多少曾經威風凜凜的駿馬就這樣漸漸老去,到如今依舊被困在沉重的鹽車之下,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駿馬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命運,借馬喻人,寄託了深刻的感慨。
上闋通過「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的動態描寫,生動地展現出駿馬的矯健英姿,「勇趁軍聲曾汗血」一句,則追溯往昔,強調馬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建功立業的輝煌過去,讓人彷彿能看到那金戈鐵馬的壯烈場景。而「閒過昇平時節」筆鋒一轉,將駿馬從往昔的榮耀拉回當下平淡的和平歲月,對比中隱隱透着一種落寞與無奈。
下闋以景開篇,「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描繪出一幅寧靜、秀麗的春日原野圖,營造出閒適、舒緩的氛圍。但隨後「多少驊騮老去,至今猶困鹽車」陡然轉折,這兩句以千里馬的悲慘遭遇爲切入點,深刻地揭示了人才被埋沒、一生不得志的現實,作者借駿馬的命運,表達出自身懷才不遇、英雄末路的悲憤之情,同時也對當時埋沒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批判和感慨。整首詞含蓄蘊藉,情感深沉,借物抒情的手法運用得十分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