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遊天師張公洞
風雷開萬象,散天影、入虛壇。看峭壁重雲,奇峯獻玉,光洗琅玕。青苔古痕暗裂,映參差、石乳倒懸山。那得虛無幻境,元來透澈玄關。躋攀。
竟日忘還。空翠滴、逼衣寒。想邃宇陰陰,爐存太乙,難覓飛丹。泠然洞靈去遠,甚千年、都不到人間。見說尋真有路,也須容我清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蘭花慢:詞牌名。
- 張公洞:洞名,在江蘇宜興。
- 風雷開萬象:意謂風雷劈開天地萬象。
- 散天影:天空的景象散佈開來。
- 虛壇:幽靜的道壇。
- 琅玕(láng gān):形容色澤如玉般美麗。此處可理解爲如玉的石頭。
- 石乳:又稱石鐘乳,是懸垂於洞頂的碳酸鈣沉澱物。
- 虛無幻境:虛幻的美妙境界。
- 元來:原來。
- 玄關:佛教、道教用以比喻入道的法門、奧妙。
- 躋(jī)攀:攀登。
- 竟日:終日,整天。
- 空翠滴:山間的翠色好像要滴下來。
- 逼衣寒:寒氣侵襲衣服。
- 邃(suì)宇:深邃的屋宇,這裏指洞裏深邃之處。
- 太乙:道教所奉的神,此處可理解爲煉丹的爐火。
- 泠(líng)然:輕妙的樣子。 形容聲音清越。
- 洞靈:道教語,指幽深的神靈之境。
- 尋真:尋訪仙人或求道。
翻譯
風雷彷彿開啓了世間萬象,天空的光影灑落在幽靜的道壇。只見陡峭的崖壁上雲霧繚繞,奇異的山峯似在獻上美玉,陽光照耀如同洗淨了那如玉般的石頭。古老的青苔痕跡暗暗裂開,映照出參差不齊、倒懸在山上的石鐘乳。哪裏來的這般虛幻美妙的境界,原來竟然是通往奧妙道途的玄關所在。
我奮力攀登,整日流連忘返。山間翠色慾滴,寒氣侵襲着衣衫。遙想那洞內深邃之處,煉丹的爐火也許還在,可惜難以尋覓到那神奇的仙丹。那輕妙的神靈之境已遠去,爲何歷經千年都不曾來到人間。聽說尋訪仙人之路是有的,也該容我在這清閒之際去探尋一番。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遊張公洞的所見所感,意境奇幻幽深。上闋着重描寫張公洞的奇妙景色,以「風雷開萬象」這樣宏大的氣魄開篇,迅速將讀者帶入一種震撼而神祕的氛圍中。「峭壁重雲,奇峯獻玉,光洗琅玕」等句,工筆細描洞中的峯石,色彩斑斕且富有質感,展現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神奇魔力。「青苔古痕暗裂,映參差、石乳倒懸山」進一步細緻刻畫,那種幽古深邃的感覺撲面而來,「虛無幻境」和「透澈玄關」則給這自然之景增添了一抹神祕的道教色彩。
下闋寫自身的遊歷體驗與感慨。「躋攀,竟日忘還」體現出詞人沉醉於洞中美景,流連忘返。「空翠滴、逼衣寒」從視覺和觸覺兩個角度,生動呈現出洞中清幽寒冷的環境。「想邃宇陰陰,爐存太乙,難覓飛丹」由景及思,借對洞中曾經煉丹場景的想象,表達對求道修仙的感慨與疑惑。「泠然洞靈去遠,甚千年、都不到人間」進一步抒發時光流轉,仙境難尋的惆悵之情。末尾「見說尋真有路,也須容我清閒」則在無奈中帶有些許嚮往,透露出詞人想要在這紛繁塵世中尋求一方精神淨土的願望。整首詞情景交融,詞采清麗,在展現自然美景的同時,又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與道家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