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吳江寄胡武平
遙夜吳江瀕,露坐須成葆。
天空不帶雲,野迥正收潦。
徘徊波上月,灩漾浮光好。
清風送炎歊,翻覺秋氣早。
乃問苕溪路,舟虞爲予道。
水行至州下,樓臺壓煙島。
淨居譬如仙,嘉產極富媼。
念君鎮雅俗,適以資恬浩。
豈不欲一往,驩誠寄鳧藻。
縱遊窮佳賞,劇論寫幽抱。
嗟予遠庭闈,六年見春草。
終日諷陔蘭,無路羞羊棗。
胡爲久去家,一慮心如搗。
今而賜告歸,計課免讎討。
前之奉慈顏,敢憚勤輿皁。
北來尚何時,汀洲白蘋老。
儻得杯酒同,爲君一醉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遙夜:長夜。
- 吳江瀕:吳江岸邊。瀕(bīn):水邊。
- 須成葆:鬍鬚變成了白髮。葆,草茂盛的樣子,這裏形容鬍鬚變白。
- 野迥:原野遼闊。迥(jiǒng):遠。
- 收潦:雨後積水消退。潦(lǎo):積水。
- 灩漾:水波盪漾的樣子。
- 炎歊:炎熱的暑氣。歊(xiāo):熱氣。
- 苕溪:水名,在浙江北部。
- 舟虞:船家。
- 淨居:安靜的居處。
- 嘉產:豐富的物產。
- 富媼:土地豐饒。媼,地神。
- 鎮雅俗:主持風雅之事。
- 資恬浩:憑藉悠閒豁達的心境。
- 驩誠:歡樂真誠。驩(huān):同「歡」。
- 鳧藻:像野鴨戲於水藻一樣歡樂,比喻歡悅。
- 劇論:盡情談論。
- 幽抱:內心的情懷。
- 庭闈:父母居住的地方,代指父母。
- 陔蘭:《詩·小雅·南陔》有「循陔以採蘋」之句,後因以「陔蘭」爲奉養父母之典。
- 羊棗:一種小柿子,這裏用曾子不忍食羊棗之事,表達對親長的敬愛與思念。
- 賜告:准予告假。
- 計課:考覈官吏的政績。
- 讎討:因考覈而帶來的麻煩。
- 奉慈顏:侍奉父母。
- 輿皁:指地位低下的人,這裏表示不怕辛苦。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
- 儻:假如。
翻譯
在漫長的夜晚,我身處吳江岸邊,露天而坐,鬍鬚都漸漸變白了。天空晴朗沒有一絲雲彩,廣闊的原野上積水剛剛退去。明月在波光中徘徊,那浮動的光影十分美妙。清涼的微風送走了炎熱的暑氣,反倒讓人感覺秋天似乎早早來臨。
於是我詢問前往苕溪的路途,船家熱心爲我指引。沿着水路就能到達州城,那裏的樓臺亭閣彷彿聳立在煙霧繚繞的島上。那安靜適宜的住處宛如仙境一般,物產極其豐富。我想着你在那裏主持風雅之事,正能憑藉悠閒豁達的心境。 我何嘗不想立刻前去,心中滿是歡樂真誠的嚮往如同野鴨戲於水藻般歡喜。能一同盡情遊玩,盡情欣賞美好的景物,暢快地談論心中的情懷。 可嘆我長久遠離父母,已經六年只見春草生長而未能在旁侍奉。整日誦讀着表達奉養父母心意的篇章,卻沒有盡孝的機會,心中滿是愧疚。爲什麼我長久離家,滿心憂慮得像心被搗一樣痛苦。 如今得到准許告假回家,也不用再擔心政績考覈的麻煩。能夠回去侍奉父母,我怎會害怕旅途辛苦。但是我向北歸來還不知何時,只怕那時汀洲上的白蘋都已經老去。假如能與你一同舉杯飲酒,我定要爲你一醉方休。
賞析
這首詩是蔡襄在吳江時寫給胡武平的作品。詩中前半部分描繪了吳江夜晚的美妙景色,天空無雲、原野收潦、波上月影等,動靜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悠遠的氛圍,同時借景抒發自己的閒適之感。接着詩人表達對胡武平所處之地的嚮往以及相聚遊玩、傾述心懷的期望。後半部分筆鋒一轉,着重抒發自己遠離父母、未能盡孝的愧疚與憂慮,以及盼歸卻難定歸期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從賞景之樂自然過渡到念親之憂,層次分明。語言典雅,又不失質樸之意,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抒發,體現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不同情感的細膩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