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諷九首 其八

橫笛喝秋風,清商入疏越。 君居不夜城,肯怨孤戍月。 吳兵甚犀利,太白光突兀。 日已費千金,厪聞侵一撥。 豈無惡年少,縱酒遊俠窟。 募爲敢死軍,去以梟叛卒。 豈無中林士,貫穿學問骨。 兵法五十家,浩蕩如溟渤。 高懸鹿皮睡,清澗時依樾。 分已諾煙霞,全遺事干謁。 既非格猛獸,未可輕華髪。 北面師其謀,幾能止征伐。 何妨秦堇勇,又有曹劌說。 堯舜尚詢芻,公乎聽無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笛喝秋風:**「喝」(hè),當作吹奏講。意思是橫笛迎着秋風吹奏。
  • **清商入疏越:**「清商」,古代五音之一,其聲悲涼。「疏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聲舒緩,這裏指聲音在開闊處散開。意爲清商的樂音在開闊處散開。
  • **不夜城:**這裏代指歌舞昇平之地,與後文「孤戍月」的戍邊艱苦形成對比。
  • **廑聞:**「廑」(jǐn),僅,只。僅僅聽說。
  • **一撥:**一小股敵軍。
  • **惡年少:**品性惡劣的年輕人。
  • **遊俠窟:**遊俠們聚集的場所。
  • **:**斬首示衆。
  • **中林士:**山林中的隱士。
  • **學問骨:**指學問深入骨髓,精通學問。
  • **溟渤:**「溟」(míng)、「渤」(bó) ,大海。形容兵法衆多像大海一樣浩渺。
  • **鹿皮睡:**古代隱者常披鹿皮而睡,表示隱居之志。
  • **依樾:**「樾」(yuè),樹蔭。指依傍在樹蔭之處。
  • **分已諾煙霞:**表明已決意與煙霞爲伴(隱居)。「分」,甘願。
  • **全遺事幹謁:**完全拋棄前去拜謁權貴以求仕進的事情。「干謁」(gān yè) ,爲某種目的而求見地位高的人。
  • **北面師其謀:**北面指臣子面向北朝拜君主,這裏指傾聽其謀略,並以其爲師。
  • **幾能止征伐:**差不多能夠制止戰爭征伐。
  • **:**「芻」(chú),割草打柴的人。「堯、舜尚詢芻」意思是堯、舜這樣的賢君還會向割草打柴的人詢問意見 。

翻譯

在秋風中橫笛奏響,清商的樂音在開闊處散開。您住在那歌舞昇平的不夜城,又怎會抱怨戍邊冷月的孤獨。吳國的軍隊武器鋒利,戰旗的光芒如太白星般耀眼突顯。每日耗費千金錢財,卻只聽說擊退一小股敵軍。難道沒有那些品性惡劣的年輕人,在遊俠聚集之所縱酒作樂。不妨招募他們成爲敢死軍,讓他們去斬殺叛卒建功。難道沒有山林中的隱士,學問高深如深入骨髓。他們精通五十家兵法,其知識如大海般浩渺。他們高懸鹿皮安心睡覺,時常在清澈山澗邊的樹蔭休息。他們甘願與煙霞爲伴,決然拋棄攀附權貴求官的想法。既然不能像勇士那樣格鬥猛獸,就不要輕視這些歸隱的白髮之士。應該聽取他們的謀略並以其爲師,或許就能制止戰爭。哪怕有像秦堇這樣勇敢的人,又像曹劌那樣善於謀略之人。堯、舜這樣的賢君尚且向普通人詢問意見,您可一定要認真傾聽啊。

賞析

這首詩通過諸多對比,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詩中以「不夜城」的繁華奢靡和「孤戍月」的悽清孤寂形成強烈反差,揭示了社會的不平衡;將「惡年少」的放縱玩樂與「中林士」的學問高深和淡薄名利相對比,突出不同人羣的不同生活狀態和價值追求。同時,詩人表達了對戰爭耗費巨大卻成果寥寥的不滿,希望能合理利用人才,包括重視被朝廷忽視的山林之士,藉助他們的智慧來停止征伐,倡導統治者廣開言路,吸取衆人智慧治理國家。在語言上,用詞精確,畫面感強,諸多形象相互聯繫,構建出一個反映社會現實與詩人憂心的複雜景象,含蓄又深刻地傳達出詩人對時代問題的批判與思考。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