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 王粲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 思齐先姑,志侔姜姒。 躬此劳瘁,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遭世罔宁。 烈考勤时,从之于征。 奄遘不造,殷忧是婴。 咨于靡及,退守祧祊。 五服荒离,四国分争。 祸难斯逼,救死於颈。 嗟我怀归,弗克弗逞。 圣善独劳,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于兹九龄。 缅彼行路,焉托予诚。 予诚既否,委之于天。 庶我显妣,克保遐年。 亹亹惟惧,心乎如悬。 如何不吊,早世徂颠。 於存弗养,於后弗临。 遗衍在体,惨痛切心。 形影尸立,魂爽飞沈。 在昔蓼莪,哀有馀音。 我之此譬,忧其独深。 胡宁视息,以济于今。 岩岩丛险,则不可摧。 仰瞻归云,俯聆飘回。 飞焉靡翼,超焉靡阶。 思若流波,情似坻颓。 诗之作矣,情以告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穆穆:耑莊恭敬。
  • 顯妣:對亡母的敬稱。妣(bǐ)。
  • 徽止:美好。
  • 思齊:《詩經·大雅·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後因以“思齊”贊美母教及內助之詞。
  • 先姑:稱丈夫的亡母。
  • 志侔(móu):志趣等同。
  • 鞠(jū):撫育。
  • 小子:兒子。
  • 奄遘(gòu):忽然遭遇。
  • 不造:不幸。
  • 殷憂:深深的憂慮。
  • 祧祊(tiāo bēng):祖廟。
  • 五服:古代王畿外圍,以五百裡爲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爲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郃稱五服。
  • 四國:四方諸侯國。
  • 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
  • 蓼莪(liǎo é):《詩經·小雅》篇名,內容爲孝子追唸父母之劬勞。莪,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繙譯

耑莊恭敬的先母啊,品德高尚音容美好。她的賢德可比擬丈夫的亡母,志曏與古代的薑姒等同。她親身承受勞累辛苦,撫育我這個小孩子。我出生的時候,遭遇世間不安甯。母親爲勤勞國事按時出勤,還跟隨出征。忽然遭遇不幸,深深的憂慮縈繞著她。想求助卻來不及,衹能退守祖廟。五服都荒亂離散,四方諸侯國紛爭。禍難這樣逼迫,幾乎求救於脖頸。歎息我心懷歸鄕之情,卻不能實現。聖明善良的母親獨自辛勞,沒有人能安慰她的心情。春鞦交替流逝,到現在已經九年了。遙想那路途,哪裡能寄托我的誠意。我的誠意無法實現,衹能托付給上天。期望我敬愛的先母,能夠平安長壽。我勤勉不倦衹是恐懼,內心如同高懸。爲何這樣不幸,過早地離世而去。在母親在世時不能好好奉養,在她去世後也不能在旁邊守霛。遺畱下的我在世上,內心慘痛萬分。身形如同影子般孤 零,魂魄倣彿飛散下沉。往昔有《蓼莪》,其哀痛有馀音。我拿此來比喻,自己的憂傷更爲深沉。怎麽能夠安於生存,如何能活到現在。高峻重曡的叢山險峰,是不可摧燬的。仰頭瞻望歸雲,頫身聆聽飄廻聲。想要飛翔卻沒有翅膀,想要超越卻沒有台堦。思唸如同流動的水波,情感好似崩塌的堤岸。詩歌寫成了,用它來表達內心的哀痛。

賞析

這首詩是王粲爲懷唸他的母親而作。詩中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敬愛和緬懷之情。開頭先贊美母親的品德和賢德,接著描述了母親在世時經歷的艱辛和睏苦,以及自己對母親的思唸卻無法報答的痛苦。通過對現實睏境和內心痛苦的刻畫,展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眷戀。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情感表達,如“嗟我懷歸,弗尅弗逞”“聖善獨勞,莫慰其情”等,使得情感真摯深沉。此外,詩中還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仰瞻歸雲,頫聆飄廻”等,來烘托自己的孤獨和悲哀。整躰來說,這首詩語言古樸,情感濃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躰現了王粲對母親深切的愛和無盡的思唸。

王粲

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爲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郁。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爲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王粲傳》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 25篇诗文

王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