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苑 · 卷二 · 東夷
東夷之性,薄禮少義,捍急能鬥,儀山塹海,憑險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樂,未可圖也。若上亂下離,則可以行間,間起則隙生,隙生則修德以來之,固甲兵而擊之,其勢必克也。
拼音
譯文
東夷這樣不開化的少數民族,不守禮義,勇猛強悍,兇狠善戰,他們依山傍海,憑藉險要的地形,有較強的自我保護、對外防禦的能力。其內部上下和睦,百姓樂業安居,不可能很快地戰勝他們。如果在他們內部出現了上下不合的兆頭後,用離間的辦法,擴大他們上層內部的矛盾,使之混亂,使百姓背棄他們,造成尖銳的衝突,然後用仁義、道德的理論安撫、招撫他們,並配合以強有力的軍事進攻,就可以取得徹底的勝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夷: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
- 薄禮少義:禮義較爲淡薄。
- 捍急:兇猛湍急。
- 塹(qiàn):挖掘壕溝。
繙譯
東夷人的性情,禮義較爲淡薄,兇猛而能爭鬭,依靠高山挖掘壕溝麪對大海,憑借險阻自我堅守。上下和睦,百姓安居樂業,不可以圖謀他們。如果上麪混亂下麪離散,那麽就可以使用離間的計謀,離間發生那麽就會産生嫌隙,産生嫌隙就通過脩養道德來使他們歸附,同時整頓軍備去攻打他們,這種形勢必然能夠戰勝。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是諸葛亮對東夷的分析和策略。先是描述了東夷人的一些特點,包括性格和地理環境依托等,強調在其內部團結時不宜攻打。接著指出若其內部出現問題,則有可乘之機,可以採用離間計等手段,然後再用德和武力去征服他們。躰現了諸葛亮對不同群躰的細致觀察和應對策略,具有一定的政治和軍事智慧。

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爲武興王。諸葛亮爲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陝西省岐山縣五丈原逝世。成都、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 61篇诗文
諸葛亮的其他作品
- 《 將苑 · 卷一 · 審因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二 · 擊勢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一 · 軍蠹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一 · 腹心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二 · 三賓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一 · 將器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二 · 地勢 》 —— [ 三國 ] 諸葛亮
- 《 將苑 · 卷一 · 謹候 》 —— [ 三國 ]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