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封建子弟疏
陛下即不爲千載之治安,如今之勢,豈過一傳再傳哉。諸侯猶且人恣而不制,豪橫而大強也,至其相與,特以縱橫之約相親耳。漢法令不可得行矣。今淮陽之比大諸侯,懃過黑子之比於面耳,豈足以爲楚御哉?而陛下所恃以爲藩捍者,以代淮陽耳。代北邊與強匈奴爲鄰,懃自完足矣。唯皇太子之所恃者,亦以之二國耳。今淮陽之所有,適足以餌大國耳。方今制在陛下,制國命子,適足以餌大國,豈可謂工哉?人主之行異布。衣布衣者,飾小行,競小廉,以自託於鄉黨邑里。人主者,天下安社稷固不耳。故黃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誅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高皇帝以爲不可,剽去不義諸侯,空其國,擇良日,立諸子洛陽上東門之外,諸子畢王而天下乃安。故大人者,不怵小廉,不牽小行,故立大便以成大功。今淮南地遠者或數千裏,越兩諸侯而縣屬於漢,其苦之甚矣。其欲有卒也,類良有所至逋走而歸諸侯,殆不少矣。此終非可久以爲奉地也。陛下豈如蚤便其勢,且令他人守郡,豈如令子。臣之愚計,願陛下舉淮南之地以益淮陽。樑即有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樑,即無後患,代可徙而都睢陽。樑起新鄭以北着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今所恃者,代。淮陽二國耳,皇太子亦恃之。如臣計,樑足以捍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則陛下高枕而臥,終無山東之憂矣。臣竊以爲此二世之利也。若使淮南久縣屬漢,特以資奸人耳,惟陛下幸少留意。
拼音
序
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樑懷王墜馬而死,無後,按例其封國將被撤銷。賈誼上《請封建子弟疏》,建議爲樑國另立繼承人,遷淮陽王劉武爲樑王,或遷代王劉參,並擴大梁國和淮陽國的封地面積,使前者北至黃河,後者南到長江,從而連成一片。文帝從其意,遷淮陽王劉武爲樑王,另遷城陽王劉喜爲淮南王。至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正是樑王劉武堅決抵禦叛亂,可見賈誼深謀遠慮。

賈誼
賈誼,又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爲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爲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爲樑懷王太傅。樑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爲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爲“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爲“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爲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爲著名。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