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詩
功名不可爲,忠義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殘。
生時等榮樂,既沒同憂患。
誰言捐軀易,殺身誠獨難。
攬涕登君墓,臨穴仰天歎。
長夜何冥冥,一往不復還。
黃鳥爲悲鳴,哀哉傷肺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良:指奄息、仲行、針(zhēn)虎。他們三人都是春秋時秦國的賢臣,爲秦穆公殉葬而死,形象地概括春秋時秦穆公死,三良從死的史實。
- 秦穆:春秋時秦國國君。下世:去世。
- 自殘:自殺。這裏指三良爲秦穆公殉葬。
- 捐軀:捨棄生命。
- 攬涕:收淚。
- 穴:墓穴。
- 冥冥:昏暗的樣子。
翻譯
功名利祿不是我刻意追求的東西,堅守忠義才讓我內心安寧。秦穆公先行離世,三位賢臣都選擇自殺隨從。他們活着的時候和穆公一同享受榮華安樂,去世後也和他共歷憂患。誰說捨棄生命是一件容易的事,爲國爲民奉獻生命實在是艱難的抉擇。我擦拭着眼淚登上君王的墳墓,面對墓穴不禁仰天悲嘆。地下的長眠是如此昏暗漫長,他們一去便再也無法回來。黃雀也爲他們唱起了悲歌,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肝腸寸斷,悲痛難掩。
賞析
這首《三良詩》是曹植以春秋時秦國三良爲穆公殉葬之事爲題材創作的諷喻詩。詩的開篇表達了詩人對忠義的認同以及對追逐功名的態度,爲全詩奠定了基調。接着敘述穆公去世、三良相隨殉葬的事件。生榮死共患,與前文情感呼應。「誰言捐軀易,殺身誠獨難」兩句,以深刻的思考,對三良的犧牲提出了質疑,凸顯出生命寶貴和獻身的艱難。 「攬涕」以下幾句,營造出一種哀傷沉痛的氛圍,詩人目睹墓穴,目睹三良的命運,不禁感染力極強,詩人以極高的藝術表現力傳達了對三良命運的哀痛和不滿,同時藉助這首詩委婉地表達對當時社會現實與政治現象的一些看法,言辭深沉,蘊含着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倫理道德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