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诗二首 其一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 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 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 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 殊类难遍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 耕耨感甯越,马席激张仪。 逝将离群侣,杖策追洪崖。 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 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 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 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拼音
嵇康

嵇康

嵇康,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爲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爲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爲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嵇康善文,工於詩,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啓發。其人格魅力令他在當時亦屬名士,被袁宏稱爲“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着巨大影響。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屬性,後世學者對他的解讀也趨於多元化。 ► 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