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 士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拼音
譯文
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兩者兼而有之的是對待父親。因此用孝道來奉事國君就忠誠,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然後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祿和職位,並能守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詩經·小雅·小宛》裏說∶“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的父母。”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賞析
這一章書,是說明初級公務員的孝道。第一,要盡忠職守。第二,要尊敬長上。列爲第五章。
孔子說:‘士人的孝道,包括愛敬,就是要把愛敬父親的愛心移來以愛母親,那親愛的心思,是一樣的。再把愛敬父親的敬心,移來以敬長官,那恭敬的態度,是一樣的。
所以愛敬的這個孝道,是相關聯的,不過對母親方面,偏重在愛,就取其愛。對長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愛敬並重的,還算是父親。
讀書的子弟。初離學校和家庭,踏進社會,爲國家服務,還未懂得公務的辦理。若能以事親之道,服從長官,竭盡心力,把公事辦得好,這便是忠。對於同事方面,地位較高年齡較大的長者,以恭敬服從的態度處之,這便是順。
士的孝道,第一,要對長官服務盡到忠心。第二,要對同事中的年長位高者,和悅順從,多多領教,那長官方向,自然相信他是一個很好的幹部。同事方面,都會同情他,協助他。如果這樣,那他的忠順二字不會失掉,用以事奉其長官,自然他的祿位可以鞏固。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遠,不至失掉,這就是士的孝道吧!
孔子引詩經小雅篇小宛章這兩句話,說明‘初入社會作事的小公務員,安早起晚睡。上班辦公,不要遲到早退,怠於職務,遺羞辱於生身的父母。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二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學而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爲政篇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三十二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