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虎杖

釋名 苦杖、大蟲杖、斑杖、酸杖。 氣味 (根)微溫。 主治 小便淋。用虎杖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月經不通。用虎杖三兩,凌霄花、沒藥各一兩,共研爲末。每一錢,熱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頭,晾乾,研細,在五斗呂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濃,狀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晝兩服,夜一服,月經即通。 腹內突長結塊,堅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幹,搗成末,摻入五升米飯中攪勻,倒好酒五斗泡起來。每飲一升半,忌食鮮魚和鹽。 氣奔怪病(皮膚下面發響聲,遍身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癢)。用虎杖、人蔘、青鹽、細辛各一兩,加水煎作一服飲盡。 消渴。用虎杖、海浮石(燒過)、烏賊骨、丹砂,等分爲末,渴時,以麥讓冬湯沖服二錢。一天服三次,忌酒、魚、面、生冷、房事。 附方 虎杖的功用是清熱解毒、活血通經。現在臨牀上用虎杖、木香、枳殼、黃芩配方治肝膽管結石症,稱爲“排石湯”。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