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紫參
釋名
牡蒙、童腸、馬行、衆戎、五鳥花。
氣味
(根)苦、寒、無毒。
主治
下痢。用紫參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兩,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蔘湯”。
吐血不止。用紫參、人蔘、阿膠(炒),等分爲末。每服一錢,烏梅湯送下。又方:與上方基本相同,但減去人蔘。換爲甘草,以糯米湯送下。
臉上酒刺。用紫參、丹蔘、人蔘、苦蔘、沙蔘和呈兩,共爲末,加胡桃仁搗爛,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附方
紫參作藥用,遠見於張仲景的《金匱玉函》,後來用者較少。但各書仍記載共功效。認爲它是“肝臟血分”之藥,“故治諸血病”。由於丹蔘也具有這類功效而更顯著,所以紫參就漸少受到注意了,近年一樣紫參被用於治療癌腫(食道癌、胃癌、直腸癌、肝癌等),常與狗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配合應用。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木部·薰陸香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瞿麥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南瓜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續隨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茄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雷丸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杉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禽部·鶚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