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盍藤子
釋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氣味
(仁)澀、甘、平、無毒。
主治
喉痹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酒送服一錢。
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腸風下血。用盍藤子兩個、完好的皂莢子四十九個,共燒存性,研爲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選厚重者),溼紙七層包好煨熟、去殼,取肉,研爲末。每服一錢,飯前服,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一次。
拼音
朗读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木部·楠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水蛇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金星草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細辛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金漿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烏蛇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枇杷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百草霜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