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內篇·辨職第三十五
夫設官分職,儜績課能,欲使上無虛授,下無虛受,其難矣哉!昔漢文帝幸諸將營,而目周亞夫爲真將軍。嗟乎!必於史職求真,斯乃特爲難遇者矣。
史之爲務,厥途有三焉。何則?彰善貶惡,不避強御,若晉之董狐,齊之南史,此其上也。編次勒成,鬱爲不朽,若魯之丘明,漢之子長,此其次也。高才博學,名重一時,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並闕,復何爲者哉?
昔魯叟之修《春秋》也,不藉三桓之勢;漢臣之著《史記》也,無假七貴之權。而近古每有撰述,必以大臣居首。案《晉起居注》載康帝詔,盛稱著述任重,理藉親賢,遂以武陵王領祕書監。尋武陵才非河獻,識異淮南,而輒以彼藩翰,董斯邦籍,求諸稱職,無聞焉爾。既而齊撰禮書,和士開總知;唐修《本草》,徐世勣監統。夫使闢陽、長信指揮馬、鄭之前,周勃、張飛彈壓桐、雷之右,斯亦怪矣。
大抵監史爲難,斯乃尤之尤者。若使直若南史,才若馬遷,精勤不懈若揚子云,諳識故事若應仲遠,兼斯具美,督彼羣才,使夫載言記事,藉爲模楷,搦管操觚,歸其儀的,斯則可矣。但今之從政則不然,凡居斯職者,必恩幸貴臣,凡庸賤品,飽食安步,坐嘯畫諾,若斯而已矣。夫人既不知善之爲善,則亦不知惡之爲惡。故凡所引進,皆非其才,或以勢利見升,或以幹祈取擢。遂使當官效用,江左以不落爲謠,拜職辨名,洛中以職閒爲說。言之可爲大噱,可爲長嘆也。
曾試論之,世之從仕者,若使之爲將也,而才無韜略;使之爲吏也,而術靡循良;使之屬文也,而匪閒於辭賦;使之講學也,而不習於經典。斯則負乘致寇,悔吝旋及。雖五尺兒童,猶知調笑者矣。唯夫修史者則不然。或當官卒歲,竟無刊述,而人莫之省也;或輒不自揆,輕弄筆端,而人莫之見也。由斯而言,彼史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養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項申威所不能及。斯固素餐之窟宅,尸祿之淵藪也。凡有國有家者,何事於斯職哉!
昔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又語云:“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觀歷代之置史臣,有同嬉戲,而竟不廢其職者,蓋存夫愛禮,吝彼典刑者乎!昔丘明之修《傳》也,以避時難;子長之立《記》也,藏於名山;班固之成《書》也,出自家庭;陳壽之草《志》也,創於私室。然則古來賢俊,立言垂後,何必身居廨宇,跡參僚屬,而後成其事乎?
是以深識之士,知其若斯,退居清靜,杜門不出,成其一家,獨斷而已。豈與夫冠猴獻狀,評議其得失者哉!
拼音

劉知幾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劉知柔弟。高宗永隆進士。調獲嘉主簿。武則天時累遷鳳閣舍人,兼修國史。中宗時,擢太子率更令,遷祕書少監,參與編修《則天皇后實錄》。又著《史通》四十九篇,於景龍四年成書。玄宗開元初遷左散騎常侍,仍領史事,坐事貶安州別駕。卒諡文。知幾前後修史近三十年,主張秉筆直書,以爲史家須具才、學、識三長。有集。
► 56篇诗文
劉知幾的其他作品
- 《 史通·內篇·斷限第十二 》 —— [ 唐 ] 劉知幾
- 《 史通·外篇·漢書五行志雜駁第十一 》 —— [ 唐 ] 劉知幾
- 《 史通·內篇·載言第三 》 —— [ 唐 ] 劉知幾
- 《 史通·內篇·品藻第二十三 》 —— [ 唐 ] 劉知幾
- 《 史通·外篇·雜說下第九 》 —— [ 唐 ] 劉知幾
- 《 郊廟歌辭 》 —— [ 唐 ] 劉知幾
- 《 讀《漢書》作 》 —— [ 唐 ] 劉知幾
- 《 《史通》序 》 —— [ 唐 ] 劉知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