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襄公 · 襄公十五年
【經】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來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於劉。劉夏逆王后於齊。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公救成,至遇。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邾人伐我南鄙。冬十有一月癸亥,晉侯周卒。
【傳】十五年春,宋向戌來聘,且尋盟。見孟獻子,尤其室,曰:「子有令聞,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對曰:「我在晉,吾兄爲之,毀之重勞,且不敢間。」
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后於齊。卿不行,非禮也。
楚公子午爲令尹,公子罷戎爲右尹,蒍子馮爲大司馬,公子櫜師爲右司馬,公子成爲左司馬,屈到爲莫敖,公子追舒爲箴尹,屈蕩爲連尹,養由基爲宮廄尹,以靖國人。君子謂:「楚於是乎能官人。官人,國之急也。能官人,則民無覦心。《詩》雲:「嗟我懷人,置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採、衛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
鄭尉氏、司氏之亂,其餘盜在宋。鄭人以子西、伯有、子產之故,納賄於宋,以馬四十乘與師伐、師慧。三月,公孫黑爲質焉。司城子罕以堵女父、尉翩、司齊與之。良司臣而逸之,託諸季武子,武子置諸卞。鄭人醢之,三人也。
師慧過宋朝,將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無人焉。」相曰:「朝也,何故無人?」慧曰:「必無人焉。若猶有人,豈其以千乘之相易淫樂之?必無人焉故也。」子罕聞之,固請而歸之。
夏,齊侯圍成,貳於晉故也。於是乎城成郛。
秋,邾人伐我南鄙。使告於晉,晉將爲會以討邾、莒晉侯有疾,乃止。冬,晉悼公卒,遂不克會。
鄭公孫夏如晉奔喪,子蟜送葬。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堵其裏,使玉人爲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十二月,鄭人奪堵狗之妻,而歸諸範氏。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十五年春季,宋國的向戌來魯國聘問,同時重溫過去的盟約。見了孟獻子,責備他的房屋太華麗,說:“您有好名聲而把房屋修飾得太華麗,這不是別人所希望的。”孟獻子回答說:“我在晉國的時候,我哥哥修建的。要毀壞它,又覺得毀壞又得用勞力,而且不敢說哥哥所做的事不對。”
官師跟隨單靖公在齊國迎接王后。卿沒有去,這是不合於禮的。
楚國公子午做令尹,公子罷戎做右尹,蒍子馮做大司馬,公子橐師做右司馬,公子成做左司馬,屈到做莫敖,公子追舒做箴尹,屈蕩做連尹,養由基做宮廄尹,來安定國內的人們。君子認爲“楚國在這時候能夠合理地安排官職的人選。安排官職的人選,這是國家的當務之急。能夠合理地安排,那麼百姓就沒有非分的想法。《詩》說,‘嗟嘆我所懷念的賢人,要把他們全都安排在恰當的職位上’,這就是能夠安排官職的人選。天子和公、侯、伯、子、男以及甸、採、衛的各級大夫,各就各位。這就是所說的‘同行’了。”
鄭國尉氏、司氏的叛亂,留下的叛亂分子待在宋國。鄭國人由於子西、伯有、子產的緣故,用馬一百六十匹和師茷、師慧作爲財禮送給宋國。三月,公孫黑去宋國作爲人質。司城子罕把堵女父、尉翩、司齊給了鄭國,認爲司臣有才能而放走了他,託付給季武子,武子把他安置在卞地。鄭國人把這三個人剁成肉醬。
師慧經過宋國朝廷,打算小便。扶他的人說:“這裏是朝廷。”師慧說:“沒有人啊。”扶他的人說:“朝廷,爲什麼沒有人?”師慧說:“一定是沒有人啊。如果還有人,難道會用擁有千乘戰車國家的相國去交換一個演唱淫樂的瞎子?一定是由於沒有人的緣故。”子罕聽到了,堅決向宋平公請求而讓師慧回國。
夏季,齊靈公包圍成地,這是因爲齊國對晉國有了二心的緣故。在那時候就在成邑建造外城。
秋季,邾國人攻打我國南部邊境,我國派使者向晉國報告。晉國準備舉行會見以討伐邾國、莒國。晉悼公有病,就停止下來。冬季,晉悼公死,就沒有能舉行會見。
鄭國的公孫夏去到晉國奔喪弔唁,又派子蟜前去送葬。
宋國有人得到美玉,獻給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拿給玉工看過,玉工認爲是寶物,所以纔敢進獻。”子罕說:“我把不貪婪作爲寶物,你把美玉作爲寶物,如果把玉給了我,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獻玉的人叩頭告訴子罕說:“小人帶着玉璧,不能夠越過鄉里,把它送給您是用來免於一死的。”子罕把美玉放在自己的鄉里,讓玉工爲他雕琢,賣出去,使獻玉的人富有以後,然後讓他回到家裏。
十二月,鄭國人奪取了堵狗的妻子,讓她回到孃家範氏去。

左丘明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呂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左史官記言,右史官記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其父移居魯國並世代擔任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爲魯國中都人,一說爲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志》,當以後說近是。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爲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爲“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爲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啓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爲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爲“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爲“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 328篇诗文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宣公 · 宣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桓公 · 桓公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昭公 · 昭公二十一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二十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鄭莊公戒飭守臣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昭公 · 昭公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定公 · 定公十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相关推荐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十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定公 · 定公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昭公 · 昭公十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二十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十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宣公 · 宣公十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僖公 · 僖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