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大薊、小薊
釋名
亦名虎薊(大薊)、貓薊(小薊)、馬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針草、野紅花。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心熱吐血。用小薊葉和根,搗爛壓汁,每次服二小碗。
七竅出血。用刺薊搗汁和酒服。或取幹薊研細,冷水送服。
崩中下血。用大、小薊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經過五天,取酒常飲適量。亦可用酒煎薊根服或用生薊搗汁溫服。又方:小薊莖、葉,洗淨,切細,研汁一碗,加生地黃汁一碗,白朮半兩,共煎到五成汁,溫服。
小產流血過多。用小薊根、葉,益母草各五兩,加水二大碗煎成一小碗,分二次服,一日服完。
刀傷流血不止。用小薊苗搗爛敷傷處。
小便熱淋。用薊根搗汁服。
疔瘡惡腫。用大薊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共研爲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以出汗爲見效。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水部·節氣水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土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釜臍墨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鹿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黃連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椰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續斷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麻黃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