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虫部·斑蝥
釋名
斑貓、蝥蟲、龍蠔、斑蠔。
氣味
辛、寒、有毒。
主治
瘰癧不消。用斑蝥一個,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兩,共研爲末,。以烏雞蛋調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後,每日減服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以消爲度。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時節漿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用斑蝥研爲末,加蒜搗如膏藥,調水貼患處。不久膿出,即去藥。
疔腫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瘡上劃成米字形開口後,即將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積年癬瘡。用斑蝥半兩,微炒爲末,調蜜敷塗。又方;用斑蝥七個,醋浸,露一夜,搽患處。
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個、砒霜少許、糯米五錢,同炒黃,去米,加蒜一個,搗爛點疣詩上。
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燒過,研爲末,水送服,即下。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水部·甘鍋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蕎麥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蒜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列當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蠐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馬鞭草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葛上亭長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原蠶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