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薊北門行

薊門還北望,役役盡傷情。 關山連漢月,隴水向秦城。 笳寒蘆葉脆,弓凍紵弦鳴。 梅林能止渴,複姓可防兵。 將軍朝挑戰,都護夜巡營。 燕山猶有石,須勒幾人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指薊城北門。
  • 役役:勞苦不息的樣子。
  • 隴水:河流名。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 (zhù):同「苧」,指苧麻。

翻譯

在薊城北門向外眺望,心中充滿了不停歇的傷感之情。關山連接着漢地的明月,隴水通向秦地的城池。胡笳聲起時蘆葦的葉子顯得脆硬,弓弦凍得發緊發出鳴響。看到梅林能使人想到止渴的典故,衆多姓氏的士兵可以防備敵人。將軍在白天去挑戰敵軍,都護在夜裏巡查軍營。燕山依然有石頭,理當刻下幾位英雄的名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象和軍事活動。詩人通過對薊門眺望所見,如關山、漢月、隴水等,展現出遼闊而蒼茫的邊地風光。笳聲、弓弦的描寫突出了環境的蕭瑟和緊張氣氛。「梅林能止渴」「複姓可防兵」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隱含着對軍旅生活的表現。寫將軍挑戰和都護巡營,凸顯戰事的緊迫。最後提到燕山的石頭應刻下英雄之名,表達了對將士們功績的期望和崇尚。整體意境雄渾悲壯,充滿了對邊疆和軍人的情感寄託。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親庾肩吾爲南樑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