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八 · 合採牌
余作文武牌,以紙易骨,便於角鬥,而燕客復刻一牌,集天下之鬥虎、鬥鷹、鬥豹者,而多其色目、多其採,曰“合採牌”。余爲之作敘曰:“太史公曰:‘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僕,物之理也。’古人以錢之名不雅馴,縉紳先生難道之,故易其名曰賦、曰祿、曰餉,天子千里外曰寀。寀者,採其美物以爲貢,猶賦也。諸侯在天子之縣內曰寀,有地以處其子孫亦曰寀,名不一,其實皆穀也,飯食之謂也。周封建多寀則勝,秦無寀則亡。寀在下無以合之,則齊桓、晉文起矣。列國有寀而分析之,則主父偃之謀也。由是而亮採服採,好官不過多得寀耳。充類至義之盡,竊亦採也,盜亦採也,鷹虎豹由此其選也。然則奚爲而不禁?曰: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皋陶謨》曰:‘載採採’,微哉、之哉、庶哉!”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我創造了一種繪有文臣武將的紙牌,用紙牌替換骨牌,便於械鬥,之後燕客仿照我的牌子又刻了一個,聚集了天下所有的鬥虎、鬥鷹、鬥豹之類的動物,而且種類繁多,官員名稱也很多,叫作“合採牌”。我爲它做了一篇文章說:“太史公說:‘天下萬民,對比自己財富多十倍的人會低聲下氣,對多百倍的人會心生畏懼,多千倍的人會被他們奴役,多萬倍的人就成爲他們的僕人,這是萬物的發展規律。’古人認爲金錢是俗物,官員不知道該怎麼說清楚它,因此才改了它的名字叫賦、祿、餉,天子遠在千里之外叫採。所謂“採”就像賦稅、納貢一樣,要選取最好的物品上繳作爲貢品,也是一種賦稅。在天子的範圍內,諸侯上貢也叫採,他們的子孫在他們的地方納稅,也叫採,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實際上都是糧食、食物的說法。周朝分封諸候多而納稅上貢多,所以國力強盛,秦朝因爲中央集權無分封而沒人納稅上貢,所以滅亡。而如果國君的地位在諸侯之下,就會有像齊桓公和晉文公這樣的起義。分封諸侯國增加納采上貢從而弱藩王的勢力,這是主父偃的計謀。於是就商議輔佐政務的賢臣,這樣的好官不準過多得采。以此類推,偷、搶也都是採,鷹虎豹可作爲選擇。然而爲什麼不能禁止這樣的事情呢?孟子說:無論天下有道與否,小的被大的奴役,弱者被強者奴役,物競天擇,天道如此。《皋陶謨》曰:‘載采采’,微哉、之哉、庶哉!”
注釋
雅馴:典雅,雅觀。
寀:寀地,指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田地。
齊桓、晉文:齊桓公小白,晉文公重耳,春秋二霸主。
亮採:協助天子處理政事。
服採:朝祭之近臣。
充類至義之盡:意即依此類推到最後的意義。
載採採:指舉其所做之事來驗證其言論。
微哉:微妙啊。
之哉:趨向就是這樣啊。
庶哉:大約就是這樣啊。庶,大致。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夢憶 · 卷一 · 報恩塔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靈芝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西溪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紫雲洞 》 —— [ 明 ] 張岱
- 《 蝶恋花 为祁世培作 远隔新晴 其十四 孤村渔火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八 · 露兄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片石居 》 —— [ 明 ] 張岱
- 《 蝶戀花 · 鏡湖帆影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曹山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二 · 不二齋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仲叔古董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山艇子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一尺雪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陳章侯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朱文懿家桂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八 · 張東谷好酒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