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二 · 紹興琴派
丙辰,學琴於王侶鵝。紹興存王明泉派者推侶鵝,學《漁樵回答》、《列子御風》《碧玉調》、《水龍吟》、《搗衣環珮聲》等曲。戊午,學琴於王本吾,半年得二十餘曲:《雁落平沙》、《山居吟》、《靜觀吟》、《清夜坐鐘》、《烏夜詠》、《漢宮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滄江夜雨》、《莊周夢》,又《胡笳十八拍》、《普庵咒》等小曲十餘種。王本吾指法圓靜,微帶油腔。余得其法,練熟還生,以澀勒出之,遂稱合作。同學者,範與蘭、尹爾韜、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與蘭、士美、燕客、平子俱不成,紫翔得本吾之八九而微嫩,爾韜得本吾之八九而微迂。余曾與本吾、紫翔、爾韜取琴四張彈之,如出一手,聽者駴服。後本吾而來越者,有張慎行、何明臺,結實有餘而蕭散不足,無出本吾上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庵夢憶:張岱所著的一部散文集,書中記錄了他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和種種見聞。
- 丙辰:干支紀年,這裏指的是具體的年份。
- 戊午:干支紀年,另一個具體的年份。
- 紹興:地名,今浙江紹興市。
- 《漁樵回答》《列子御風》《碧玉調》《水龍吟》《搗衣環佩聲》:均爲古曲名。
- 《雁落平沙》《山居吟》《靜觀吟》《清夜坐鐘》《烏夜詠》《漢宮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滄江夜雨》《莊周夢》:古曲名。
- 《胡笳十八拍》:中國古代樂府琴曲名。
- 《普庵咒》:佛教咒語曲。
- 指法圓靜:彈琴的指法圓潤安靜。
- 油腔:此處理解爲略有滑膩之感。
- 澀勒:指彈琴的手法,使琴聲不流於圓滑,有一種澀拙的感覺。
- 蕭散:瀟灑疏散,形容人的氣質或藝術風格。
翻譯
丙辰年,我向王侶鵝學習彈琴。在紹興,傳承王明泉琴派的要數王侶鵝,我跟他學習了《漁樵回答》《列子御風》《碧玉調》《水龍吟》《搗衣環佩聲》等曲子。戊午年,我向王本吾學琴,半年學會了二十多首曲子:《雁落平沙》《山居吟》《靜觀吟》《清夜坐鐘》《烏夜詠》《漢宮秋》《高山流水》《梅花弄》《淳化引》《滄江夜雨》《莊周夢》,還有《胡笳十八拍》《普庵咒》等十多種小曲。王本吾的指法圓潤安靜,稍微有點滑膩之感。我學到他的方法後,熟練之後又回到生疏的狀態,用一種澀拙的手法彈奏出來,於是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起學習的人,有範與蘭、尹爾韜、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範與蘭、王士美、燕客、平子都學無所成,何紫翔學到了王本吾的八九成但稍顯稚嫩,尹爾韜學到了王本吾的八九成但稍顯迂腐。我曾經和王本吾、何紫翔、尹爾韜拿出四張琴彈奏,如同出自一人之手,聽的人都驚歎佩服。後來到越地來的王本吾的學生,有張慎行、何明臺,他們彈琴堅實有餘但瀟灑疏散不足,沒有超過王本吾的。
賞析
這段文字是張岱對自己學琴經歷的記述,生動地描繪了他向不同琴師學習的過程以及與同學們的交流和比較。文中不僅詳細列出了所學的琴曲,還對各位琴師的指法特點和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進行了評價。通過對彈琴技法和學習效果的描述,展現了張岱對琴藝的熱愛和追求,以及他對音樂的敏銳感知和深刻理解。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當時紹興琴派的風貌和傳承情況。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夢憶 · 卷八 · 王月生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張氏聲伎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阿育王寺舍利 》 —— [ 明 ] 張岱
- 《 蝶恋花 为祁世培作 远隔新晴 其十一 长堤杨柳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哇哇宕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六 · 煙雨樓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五 · 諸工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秦樓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夢憶 · 卷一 · 筠芝亭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山艇子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閏中秋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三 · 龍噴池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祁止祥癖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八 · 蟹會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一 · 砎園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二十四橋風月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