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阿魏

釋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疝疼痛(敗精惡血,結在陰囊,並非一般的偏墜)用阿魏二兩,裹在醋和蕎麥麪作成的餅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檳榔二枚,鑽孔,乳行填滿,也裹在蕎麪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錢,赤芍藥一兩,各藥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酒送下。 脾積結塊,用雞蛋五個、職權魏五分、黃蠟一兩,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諸物不忌,腹痛無妨。十日後大便下血即愈。 腹內一般痞塊。用阿魏五錢、五靈脂(炒令煙盡)五錢,共研爲末,調狗膽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唾液送下。忌羊肉醋面。 瘧疾寒熱。用阿魏、胭脂各一塊、如豆大,研勻,調蒜膏敷虎口上。又方:用阿魏、丹砂各一兩,共研爲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皁角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服,蔘湯送下。 牙齒蟲痛。用阿魏、臭黃,等分爲末,加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在。每取一丸,棉裹納入齒痛一側的耳中,有效。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