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鬆
釋名
鬆膏、鬆肪、松膠、松香、瀝青。
氣味
松脂:苦、甘、溫、無毒。
鬆節:苦、溫、無毒。
松葉:苦、溫、無毒。
松花:甘、溫、無毒。
主治
關節痠疼。用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煉酥三升,攪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在次。服藥期間,以麪食爲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癒。
肝虛目淚。用煉過的松脂一斤、米二斗、水七鬥、曲二斗造酒頻飲。
婦女白帶。用松香五兩、酒二升,煮幹,搗爛,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送下。
風蟲牙痛。把松脂在滾水中泡化,漱口,痛即止。
齲齒有孔。有棉裹松脂塞孔中。
久聾不聽。用煉松脂三兩,巴豆一兩,和搗成丸,薄棉裹定塞耳中,一天二次。
一切腫毒。用松香八兩、銅青二錢、蓖麻仁五錢,同搗作膏,攤貼患處。
疥癬溼瘡。有松香研爲末,加輕粉少許,先以油塗瘡上,再撒上藥末。幾次即見效。
陰事宜溼癢。用松香末捲入紙筒內,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紙筒燃燒滴油,取油搽患處。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處洗淨。
鬆節:
關節風痛。用鬆節(按:即鬆的莖幹上的瘤狀節)泡酒,每服一俁,一天服五、六次。
轉筋攣急。用鬆節一兩,銼細,加乳香一錢,慢火炒焦,出火毒,研爲末,每服一、二錢,熱木瓜酒調下。
風熱牙痛。有油松節如棗大一塊,切碎,加胡椒七個,浸熱酒中,乘熱再加飛過的白礬少許,即取以漱口,一、五次後見交。又方:用鬆節二兩、槐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煎湯漱口,熱漱冷吐。
反胃吐食。用鬆節煎酒細飲。
跌撲傷損。用鬆節煎酒服。
松葉:
預防瘟疫。有松葉切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能防時疫。
中風口邪。有箐松葉一斤,搗成汁,放酒中浸兩宿,又在火旁取溫一宿,初服半升,漸加至一升,以頭面出汗爲度。
關節風痛。用松葉搗汁一升,在酒在升中浸七日,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
腳氣風瘡。用松葉六十斤,銼細,加水四石,煮成五斗,和米五斗照常法釀酒。七日後,取酒飲,以醉爲度。
風牙腫痛。有松葉一把、鹽一合、酒二升,共煎含漱。
大風惡瘡。用松葉二斤、麻黃(去節)五兩,銼細,泡酒二斗中。幾日後,每次溫服一小碗,服至見效爲止。
陰囊溼癢。用松葉煎湯多洗。
松花: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及己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苦瓠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銀硃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李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石硫磺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駝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蜜蠟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