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貝母
釋名
亦名檾、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藥實。
氣味
(根)辛、平、無毒。
主治
胸膈鬱積。用貝母(去心),加薑汁炒後研細,再和薑汁、麪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化痰降氣,止咳解鬱。用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朴半兩,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開水送下。
小兒百日咳。用貝母五錢、甘草(半生半灸)二錢,共研爲末,加沙糖調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湯化服一丸。
乳汁不下。用貝母、知母、牡蠣粉等分,研爲細末。每服二錢,豬蹄湯調服。此方名“二母散”。
目昏,流冷淚。用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爲細末,點眼。
目生弩肉。用貝母、丁香,等分爲末,加乳汁調勻點眼。
吐血、鼻血不止。用貝母(炮過),研爲細末。每服二錢,溫漿水送下。
小兒鵝口,滿口白爛。用貝母(去心,研細)半錢,加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取抹患處。
嬰兒吹媽,引起脹痛。有貝母末吹入鼻中,很見效。
乳癰。用酒送服貝母二錢,另找人吮乳,使之通暢。
紫白瘢。用貝母、南星,等分爲末。生薑帶汁調藥搽瘢上。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防葵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白堊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蟬蛻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葛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白頭翁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豹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燕脂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獐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