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谷部·大豆黃卷
釋名
豆櫱。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頭風溼痹(筋攣膝痛,胃中積熱,大便結澀)。用在豆黃卷(炒)一升、酥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一匙,飯前服,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水病腫滿、喘急、大小便澀。用大豆黃卷(醋炒)、大黃(炒),等分爲末,以蔥桔皮湯沖服二兇,黎明時在小便通暢,即爲有效。
附方大豆黃卷是大豆的乾燥發芽種子。種皮多裂開,黑棕色,有時脫落,露出兩片子葉。胚根細長,伸出種皮外。功能爲發表、利溼、清熱。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果部·榛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蟻垤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榔梅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犀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蜀漆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鯽魚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土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絡石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