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訶黎勒
釋名
訶子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下氣消食。用訶子一枚,研爲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開幾次後下藥,再煎開幾次,加鹽少許飲服。又方:夜含訶子一個,天明時嚼咽。又方:用訶子三枚,包溼紙中煨熟。去核細嚼,牛乳送下。
久咳。用生訶子一枚,含口內咽汗。咳止後,口味很差,不想吃東西,可煎檳榔湯一碗服下,立即開味。
嘔逆不食。用訶子皮二兩,炒過,研爲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空心服,開水送下。
小兒風疾閉,語音不郵,氣促喘悶啤足動搖。用訶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此方名“二聖散”。
氣痢水瀉。用訶子十枚,面裹煨熟,去核,研爲末,一次服完,稀飯送下。加飯調藥末和成丸子服亦可。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又方:用訶子、陳桔皮、厚朴各三兩,搗碎,篩過,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開水送下。
赤白痢。用訶子十二個,六個生用,六個煨熟,去核焙乾,研爲末。赤痢用生甘草湯下,白痢用炙甘草湯下。不止,再服藥。
男子下疳。用大訶子燒灰,加入麝香少許,先以淘米水洗患處再搽藥,或以荊芥、黃櫱、甘草、馬鞭草、蔥白煎湯洗亦可。
附方
訶稱勒(訶子0)是成熟的果實。未成熟的果實,即通稱的藏青果,亦名西藏橄欖,有利咽、開音的作用,可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菜部·皂莢蕈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明水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石斛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神水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粳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木香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大黃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石部·綠青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