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時序:時節的順序,這裏指季節變換。
- 重陰:厚重的陰雲。 重(chóng)
- 九野:猶言九州的原野,指廣闊的天地。
- 落落:形容孤獨、寂寞,這裏表示事與願違的樣子。
- 乖:違背。
- 曠望:極目眺望。
- 興懷:引發情懷。
- 慼慼:憂愁哀傷的樣子。
- 遣:排遣。
翻譯
時光匆匆,季節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了,溫暖的白日也被陰雲遮蔽,失去了光輝。厚重的陰雲籠罩着廣袤的天地,細微的小雨紛紛飄落。蒼翠的山巒間寒意愈發濃重,高大的樹林裏經霜的葉子變得稀少。農家秋日豐收的期望,如今都成了泡影,與最初的期待背道而馳。我獨自極目遠眺,心中生髮諸多感慨,滿心憂愁,既爲寒冷擔憂,也爲飢餓發愁。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也只能設法去排遣,姑且關上荒園的門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季陰雨不止時的景象以及詩人由此產生的種種情緒。開篇「忽忽時序改,白日藏光輝」點明時節變遷,營造出一種時光流逝、陰雲壓抑的氛圍。「重陰潤九野,小雨紛微微」細緻地描繪了陰沉多雨的天氣,廣袤天地都被陰雲籠罩,小雨如絲飄落,增添了幾分寒意。接着通過「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稀」,詩人以富有畫面感的筆觸,展現出山林間的秋冬之景,進一步強化了冷寂的氛圍。
詩的後半部分由景及人,「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體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懷,想到農家豐收的願望未能實現,詩人心中滿是憂慮。「曠望獨興懷,慼慼愁寒飢」則直接抒發自己孤獨眺望時的憂愁之情,寒與飢的憂愁,不僅指向自身,更隱含對世間艱難的感懷。最後「事至當復遣,且掩荒園扉」,詩人似乎試圖從這種憂愁中解脫,選擇暫時關閉園門,迴避外界的紛擾,但實則透露着一種無奈與自我慰藉 。整首詩寫景清寒,抒情真摯沉鬱,體現出朱熹在自然環境變化中的沉思與感慨,以及對生活和民生的深切關注 。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赠漳州一士子联 》 —— [ 宋 ] 朱熹
- 《 句 其十四 》 —— [ 宋 ] 朱熹
-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 》 —— [ 宋 ] 朱熹
- 《 寄題咸清精舍清暉堂 》 —— [ 宋 ] 朱熹
- 《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納湖 》 —— [ 宋 ] 朱熹
- 《 崇壽客舍夜聞子規得三絕句寫呈平父兄煩爲轉寄彥集兄及兩縣間諸親友 》 —— [ 宋 ] 朱熹
- 《 劉平甫席上分韻得寫字 》 —— [ 宋 ] 朱熹
- 《 觀祝孝友畫卷爲賦六言一絕復以其句爲題作五言四詠 其四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