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祝孝友畫卷爲賦六言一絕復以其句爲題作五言四詠 其四

· 朱熹
草閣臨無地,江空秋月寒。 亦知奇絕景,未必要人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閣:茅屋。一般指臨水的簡陋居室。
  • 臨無地:形容樓閣高聳,彷彿下臨無地。這裏意思是草閣地勢較高,下面好像沒有實地支撐一樣(有種懸空之感,形容草閣所處之地視野開闊)。
  • 江空:江水空闊。
  • :寒冷,在詩中也可體現出一種清冷寂靜的氛圍 。
  • 亦知:也知道。
  • 奇絕景:極其奇妙、絕妙的景色。

翻譯

一座臨水的草閣高高聳立,彷彿下臨無實地,腳下視野開闊無比。江面上空闊寂靜,秋天的月亮灑下清冷的光輝。我也知道這般奇妙絕倫的景緻,可這美景啊,未必一定要有人欣賞才存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冷孤寂卻又充滿意趣的秋夜江景圖。首句「草閣臨無地」,短短五字,便將草閣的獨特位置生動呈現,給人以奇險之感,同時營造出開闊的空間感。次句「江空秋月寒」,則將視角拓展到江面,一個「空」字寫出江景的寂寥空曠,「寒」字更是增添了清冷的氛圍,月光灑在空闊的江面上,寒意襲人,秋夜的蕭瑟盡顯無遺。

後兩句「亦知奇絕景,未必要人看」則由景入情,表達出一種超脫的心境。詩人深知眼前景色奇妙無比,卻認爲美景不應以有無觀者爲標準。它強調了自然美獨立自存的價值,不依賴於人的目光與評判,蘊含着對寧靜自在、不慕世俗欣賞的境界的追求,短短兩句,使整首詩的意境得到昇華,流露出詩人內心淡泊寧靜、獨守自我的情懷 。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