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易春秋新解

· 韓琦
夫子春秋之所記,二百四十有二年。 謹嚴之法不可犯,欲示萬世天子權。 禮樂征伐必上出,諸侯雖大莫得專。 周平東遷魯君隱,王綱壞裂勿復聯。 天王所存位與號,列國自用公承傳。 齊桓晉文無實義,挾周徇己掩大愆。 不歸聖筆立中制,誰其當罪誰其賢。 絲紛五傳角同異,各專門記執所偏。 遂令學者蹈迷徑,不探元本遭羈牽。 至於歆向父子間,亦反天性相鑱鐫。 何休杜預範寧輩,離經附傳以臆箋。 膏肓廢疾互譏病,雖欲針起難自痊。 前人文字安可數,議難啾唧秋嘒蟬。 有唐名儒陸淳者,始開奧壤窺源泉。 我朝又得孫明覆,大明聖意疏重淵。 劉生新解最後出,了無塞礙成通川。 所趨旨義極簡正,撐拄異論牢且堅。 事不歸王皆不與,達經之志所以然。 詩三百可一言蔽,曰思無邪而已焉。 方今四海大一統,萬里號令猶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亂生階緣。 往持此說助邦政,坐令當扆尊如天。
拼音
韓琦

韓琦

宋相州安陽人,字稚圭,號贛叟。仁宗天聖五年進士。累遷右司諫,疏罷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四人。益、利歲飢,爲體量安撫使,緩賦調、逐貪吏、汰冗役,活饑民九十萬。寶元間進樞密直學士、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久在兵間,名重一時,天下稱韓範。後召爲樞密副使,與范仲淹、富弼同時登用。慶曆新政敗,出知揚州,徙鄆州、定州。嘉祐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仁宗有疾,琦力請立皇嗣。英宗即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英宗病重,又力請建儲。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尋改判永興軍、相州等地。卒諡忠獻。有《安陽集》。 ► 7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