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長洲禹稱赴闕

· 潘閬
蒿蘭不併香,涇渭安同流。 小人有千險,君子生百憂。 名重聖主徵,道光史策收。 一鶚秋空飛,鳥雀徒啾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蒿蘭(hāo)草和蘭草。蒿草是常見野草;蘭草代表美好、高潔之物。這裏以蒿蘭不能同時散發香味,比喻好人和壞人難以相融。
  • 涇渭:涇河和渭河。古人認爲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故有「涇渭分明」之說,這裏說涇渭不能同流,也是寓意正邪難共處。
  • (zhēng),同「徵」,徵召之意。指被皇帝徵召任用。
  • 道光:道德、光彩。此處指美好的品德、聲譽。
  • 史策:即史冊,記錄歷史的典籍。
  • 一鶚(è),一種猛禽。一隻鶚在秋天的天空中高飛,象徵傑出的人才。
  • 啾啾:形容鳥叫聲,這裏「鳥雀徒啾啾」表示平凡的鳥只會嘰嘰喳喳,難與鶚相比。

翻譯

蒿草和蘭草不會一起散發出芬芳,涇河與渭河怎麼能一同流淌。卑鄙的小人常常危機四伏,高尚的君子總要面對諸多的憂愁。你的名聲太大,引得聖主來徵召,你的道德光輝會被史冊收錄傳揚。就像一隻大鶚在秋空中展翅高飛,那些鳥兒只是在一旁徒勞地嘰嘰喳喳。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起筆,用「蒿蘭不併香,涇渭安同流」形象地展現了正邪不能兼容,好壞難以共處的局面,彰顯了詩人的價值觀。接着「小人有千險,君子生百憂」進一步闡述兩種不同人羣的生存狀態,小人因爲不擇手段而陷入重重危險,君子因心懷天下、道德自律而憂愁不斷,突出君子的高尚品格與艱難處境。

中間兩聯「名重聖主徵,道光史策收」話鋒一轉,讚美友人王禹稱憑藉崇高的名聲和美好的品德,受到皇帝徵召,註定名垂史冊,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傑出才能和高尚品行的肯定與讚賞。尾聯「一鶚秋空飛,鳥雀徒啾啾」進行了生動的比喻,以鶚在高空飛翔,和鳥雀在旁嘰嘰喳喳做比,鮮明地突出了友人的超凡出衆 。整首詩感情真摯,通過多方對比表達了對小人的批判,對君子的讚揚,尤其對友人讚譽有加,同時也傳達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潘閬

宋大名人,號逍遙子。嘗居洛陽賣藥。太宗至道初,以能詩受召見,賜進士及第,授國子博士。後坐王繼恩獄,亡命潛逃。真宗捕得之,釋其罪,以爲滁州參軍。其詩清勁灑脫而落落有致,王禹稱、蘇軾皆稱賞之。有《逍遙集》。 ► 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