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

· 樓採
絮花寒食路。晴絲罥日,綠陰吹霧。客帽欺風,愁滿畫船煙浦。彩柱鞦韆散後,悵塵鎖、燕簾鶯戶。從間阻。夢雲無準,鬢霜如許。 夜永繡閣藏嬌,記掩扇傳歌,剪燈留語。月約星期,細把花須頻數。彈指一襟幽恨,謾空趁、啼鵑聲訴。深院宇。黃昏杏花微雨。
拼音

所属合集

#玉漏遲

譯文

寒食節期間,漫天飛舞的柳絮落滿了一路。晴空下游絲四處飄掛,遮天蔽日,有的彷彿就掛在太陽上。楊柳濃蔭匝地,風一吹,微微搖擺的柔枝遠看去就像一堆堆升騰的煙霧。風吹在我的頭上,險些墮帽,望着煙霧濛濛的湖水和水中的畫船,我的心中泛起了深深的哀愁。湖畔那美麗的鞦韆架依然還在,舊時之人卻早已四散無蹤。伊人那昔日所居的閨閣,更是塵封已久,觀之不禁使人心生悵恨。如今我與她千里隔絕,見面無期,只有聽從命運的擺佈,歲月無情,鬢髮如霜,如今的我已垂垂老矣。記得當年在佳人居住的繡閣中,多少個醉人的良宵盛夜,我與她花前月下酣歌醉舞,或者共剪西窗之燭,在燈下喁喁私語。分別之時,屢屢指月爲約,數星爲期,訂下海誓山盟,然後便無數次地細數花須,彼此惦念,計算着重逢日期的來臨。彈指之間,往事俱已成空,只剩下滿懷的幽恨,卻又無處傾訴,姑且只能藉助杜鵑的悲啼來將我心中深重的傷悲慢慢訴說。清冷幽深的院宇中,我獨自傾聽着點點滴滴的黃昏細雨敲打着殘留枝頭的杏花!

注釋

絮花:即柳絮、楊花。罤:掛礙,纏繞。客:詞人自稱。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從:任從,任憑。夢雲:指巫山之雲,喻所戀之女子。典出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月約星期:指月爲約,數星爲期。“細把”句:指以數花須多少來占卜吉凶或日期。 彈指:彈指之間,形容時間過得快。謾:姑且。

賞析

這是一首委婉的傷春懷人詞。寫的是晚春寒食前後,一位失去青春和愛情的男子到處尋找失落的舊夢,懷念過去曾愛過的女子。 “絮花寒食路。晴絲罤日,綠陰吹霧。客帽欺風,愁滿畫船煙浦。”絮花:即柳絮、楊花。罤:掛礙,纏繞。客:詞人自稱。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三句大意是:寒食節期間,漫天飛舞的柳絮落滿了一路。晴空下游絲四處飄掛,遮天蔽日,有的彷彿就掛在太陽上。楊柳濃蔭匝地,風一吹,微微搖擺的柔枝遠看去就像一堆堆升騰的煙霧。風吹在我的頭上,險些墮帽,望着煙霧濛濛的湖水和水中的畫船,我的心中泛起了深深的哀愁。這五句寫詞人徘徊湖邊的所見所感。詞人先落墨於柳花、柳樹,描寫出寒食之時湖邊柳絮濛濛、楊柳堆煙的迷人景色。更兼之春風和煦,煙浦上畫船如雲。這些美麗的風景本應使人陶醉,詞人卻偏偏覺得帽被風欺,滿眼是愁,使詞的感情基調頓時變得低沉起來。這就是所謂的以樂景襯哀情。“晴絲”與“情絲”諧音,暗含情絲紛亂縹緲而凝滯之意。“客帽欺風”句表現出詞人的落魄銷魂之狀,一個“欺”字誇大了春風的力量,襯托出詞人的悲苦不堪。 “彩柱鞦韆散後,悵塵鎖、燕簾鶯戶。”這兩句寫憑弔湖畔舊跡。大意是:湖畔那美麗的鞦韆架依然還在,舊時之人卻早已四散無蹤。伊人那昔日所居的閨閣,更是塵封已久,觀之不禁使人心生悵恨。此二句表達了詞人深深的物是人非之傷感。“燕簾鶯戶”喻美人的居住處。 “從間阻,夢雲無準,鬢霜如許。”從:任從,任憑。夢雲:指巫山之雲,喻所戀之女子。典出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三句大意是:如今我與她千里隔絕,見面無期,只有聽從命運的擺佈,歲月無情,鬢髮如霜,如今的我已垂垂老矣。歇拍三句爲詞人無可奈何之長嘆。 “夜永繡閣藏嬌,記掩扇傳歌,剪燈留語。月約星期,細把花須頻數。”月約星期:指月爲約,數星爲期。“細把”句:指以數花須多少來占卜吉凶或日期。幾句大意是:記得當年在佳人居住的繡閣中,多少個醉人的良宵盛夜,我與她花前月下酣歌醉舞,或者共剪西窗之燭,在燈下喁喁私語。分別之時,屢屢指月爲約,數星爲期,訂下海誓山盟,然後便無數次地細數花須,彼此惦念,計算着重逢日期的來臨。這幾句寫詞人歸來後靜思前事,昔日與佳人的無限柔情蜜意一幕幕地呈現在眼前。 “彈指一襟幽恨,謾空趁、啼鵑聲訴。深院宇,黃昏杏花微雨。”彈指:彈指之間,形容時間過得快。謾:姑且。幾句大意是:彈指之間,往事俱已成空,只剩下滿懷的幽恨,卻又無處傾訴,姑且只能藉助杜鵑的悲啼來將我心中深重的傷悲慢慢訴說。清冷幽深的院宇中,我獨自傾聽着點點滴滴的黃昏細雨敲打着殘留枝頭的杏花!這幾句表達與伊人分別後的無限悲悽和傷痛,寫得如泣如訴,催人淚下。杜鵑啼聲悲悽,聲似“不如歸去”,古人有“杜鵑啼血”之說,常用來表達離別相思之情。詞人在這裏引入這一意象,表意委婉而深刻。結拍兩句以景作結,化用李清照《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之意蘊,寓情於景,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情景交融,把一份相思離愁抒寫得纏綿悱惻,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全詞脈絡清晰,詞清句工,用典不着痕跡,顯示了作者駕馭文字的嫺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