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餘杭十首

· 潘閬
長憶龍山,日月宮中誰得到,宮中旦暮聽潮聲。臺殿竹風清。 門前歲歲生靈草,人採食之多不老。別來已白數莖頭,早晚卻重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山:**具體所指地點需結合具體背景判定,在一些語境中指杭州錢唐門外的龍山。
  • **日月宮:**傳說中的天上宮殿,暗示此處神祕超凡。
  • 旦暮 早晨和傍晚 , (dàn)指早晨,(mù)指傍晚 。
  • **生靈草:**生長出的靈異仙草。
  • **頭頭:**此處指頭髮,代指頭上的部分頭髮。

翻譯

常常回憶起龍山,像那日月宮中誰又能夠到達呢?在那宮中從早到晚都能聽到潮水澎湃的聲音。宮殿廟宇之間清風陣陣,十分清爽。 每年都會生長出靈異的仙草,人們吃了大多都能夠保持年輕。自從離開之後,我的頭髮都已經變白了不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去龍山重遊。

賞析

這首詞開篇以「長憶龍山」直接表明對龍山的深切懷念。「日月宮中誰得到」以奇幻想象,賦予龍山一種超凡神祕的色彩。「宮中旦暮聽潮聲。殿殿風清」從聽覺和觸覺角度描繪了龍山宮殿早晚聽聞潮聲、清風徐來的清幽寧靜,讓人身臨其境。下闋提到「生靈草」「人採食之多不老」,增添了浪漫神祕氣息,同時也流露對龍山獨特魅力的眷戀。「別來已白數頭頭」則表達因歲月流逝、與龍山分離的感慨。「早晚卻重遊」直接抒發渴望重回龍山的迫切心情。全詞圍繞對龍山的憶念展開,將現實的思念與奇幻神祕的想象相融合,情境交織,情感真摯,營造出如夢如幻的意境 。

潘閬

宋大名人,號逍遙子。嘗居洛陽賣藥。太宗至道初,以能詩受召見,賜進士及第,授國子博士。後坐王繼恩獄,亡命潛逃。真宗捕得之,釋其罪,以爲滁州參軍。其詩清勁灑脫而落落有致,王禹稱、蘇軾皆稱賞之。有《逍遙集》。 ► 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