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鳥
提葫蘆,提葫蘆,不用沽美酒。宮壺日賜新撥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宮花正好愁雨來,暖日方催花亂髮。
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綵羽自成羣。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
千聲百囀忽飛去,枝上自落紅紛紛。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漏杳杳深千門。
可憐枕上五更聽,不似滁州山裏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提葫蘆:像聲詞,鳥叫聲,亦指鳥名。
- 沽(gū):買。
- 宮壺:指宮廷的酒器。
- 撥醅(pēi):新釀的酒。
- 百舌子:鳥名,能模仿百鳥之聲。
- 泥滑滑:鳥鳴聲。
翻譯
聽那提葫蘆,提葫蘆的鳥叫聲,用不着去買美酒。宮廷每天賜予新釀的美酒,我這年老多病之身足以藉此緩解衰朽。
百舌子啊,百舌子,不要說這路泥滑滑。宮廷的花朵正愁着雨的降臨,溫暖的日子正催促着花兒雜亂地開放。
宮苑裏的樹木重重疊疊,綠色使春天變得暗淡,珍貴的禽鳥彩色的羽毛自成一羣。花兒盛開只是習慣了迎接皇帝的到來,鳥兒最初驚異地看到了外人。
鳥兒千聲百囀忽然飛走了,樹枝上自然地落下紛紛紅花。畫簾的陰影隔開了宮廷的蠟燭,宮中的更漏聲杳杳地傳向深深的千重宮門。
可憐我在枕上五更時分聽到這些,不像在滁州的山裏所聽到的那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中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受。詩中通過對啼鳥、宮花、苑樹、珍禽等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繁華與神祕。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自然的嚮往和對宮廷生活的某種感慨。
詩的開頭,以提葫蘆的鳥叫聲引入,表現出一種輕鬆的氛圍,但隨後又提到宮壺日賜新撥醅,暗示了宮廷生活的特殊待遇。接着,詩中描寫了百舌子的叫聲以及宮花的情況,進一步烘托出宮廷的氛圍。而「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綵羽自成羣」則生動地描繪了宮苑的美景和珍禽的自在。「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這句話,既寫出了花與宮廷的關係,又表現了外人進入宮廷時鳥兒的反應,從側面反映了宮廷的莊嚴與神祕。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描寫鳥兒的飛走和落花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最後,作者說在宮廷中聽到的啼鳥聲不如在滁州山裏聽到的,表達了他對自然、樸實生活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宮廷景象的描繪和個人感受的表達,反映了作者複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