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與諸君馬頭山登高

晴原霜後若榴紅,佳節登臨興未窮。 日泛花光搖露際,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壺恣灑毫端墨,玉麈交揮席上風。 惟有淵明偏好飲,籃輿酩酊一衰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若榴:即石榴。
  • :古代的盛酒器具。
  • 金壺:此處指酒壺。
  • 毫端:筆端。
  • 玉麈:即玉柄拂塵。
  • 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爲竹製。
  • 酩酊(mǐng dǐng):形容醉得很厲害。

翻譯

晴朗的原野在霜後好似石榴般火紅,在佳節裏登高望遠興致無窮。太陽在花叢光線中閃耀在露水邊際,美酒中浮動着山的景色映入酒杯中。肆意地用金壺揮灑筆端的墨汁,在席上揮舞着玉柄拂塵。只有陶淵明特別喜愛飲酒,乘坐籃輿像個酩酊大醉的衰老之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與友人登高的情景和心境。首聯點明時節和活動,展現出登高的濃濃興致。頷聯通過描寫自然景象和與酒的結合,營造出一種美妙的氛圍。頸聯寫詩人揮毫潑墨和揮拂塵的瀟灑之態。尾聯則以陶淵明作比,突出自己的率性與豪放。整體意境開闊,色彩鮮明,既寫出了秋日景色之美,又體現出詩人與友人的雅興和閒適之情。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