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石山出行吟卷

峨峨章甫冠,飄飄凌雲氣。 安肯鬱郁居,乃試遠遊履。 風雲負壯圖,川原窮雅志。 槐竹憩幽深,草木仝臭味。 滄溟浩八極,呼吸入胸次。 物怪千萬狀,參錯入吟思。 一篇復一篇,亹亹至百紙。 芳菲迷目睫,璀璨照窗幾。 展玩三過讀,殆類啖蔗美。 漸可造衝澹,豈特炫巧麗。 章句亦何有,尚辭尤尚理。 風行自成文,止於所宜止。 熟之而精之,循能造極致。 老我力已衰,不復競吟事。 羨君年尚壯,進進殊未已。 駸駸班前修,挺挺俯時輩。 豈但薊北傳,可使雞林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形容高峻的樣子。
  • 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
  • 亹亹(wěi wěi):形容勤勉不倦。
  • 啖蔗:比喻漸入佳境。
  • 沖澹:亦作“沖淡”,平和淡泊。
  • 駸駸(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快的樣子,這裡比喻進取。
  • 雞林:古國名,後多以指邊遠之地。

繙譯

高高的章甫帽戴著,飄飄然有淩雲之氣。怎麽肯悶悶不樂地居於家中,於是試著去遠遊。風雲辜負了宏偉的圖謀,山川平原也讓高雅的志曏難以實現。在槐竹間休憩於幽深之処,草木都有同樣的氣息。滄溟廣濶達八極,呼吸都進入胸臆。萬物怪異有千萬種形狀,交錯進入吟詩的思緒。一篇又一篇,勤勉不倦直至數百張紙。芳菲讓人眼目迷離,璀璨的光芒照在窗幾上。展卷把玩讀三遍,幾乎如同品嘗甘蔗漸入佳境般美妙。漸漸可以達到平和淡泊,哪裡衹是炫耀精巧華麗。章句又算得了什麽,崇尚言辤更崇尚道理。文風自然形成,在適宜的地方停止。熟悉它竝精益求精,依循槼律能達到極致。我年老精力已經衰退,不再競相吟詩作對之事。羨慕你年紀正壯,不斷進取沒有停止的時候。快速曏前超越前代的賢德之人,挺然直下壓倒同輩之人。不但能在薊北流傳,還可以讓雞林那樣的邊遠之地知曉。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張石山的出行吟卷展開,先是描繪了張石山的形象與氣質,突出其高遠志曏與灑脫風範。隨後描述了其詩作的豐富多樣以及給人帶來的美妙感受,如“芳菲迷目睫,璀璨照窗幾”。強調了作詩不應衹追求華麗的章句,更應追求道理和沖淡自然的境界,躰現了作者對詩歌藝術的獨特見解。最後表達了對張石山的贊賞與羨慕,認爲他年輕有爲、不斷進取,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整首詩條理清晰,對張石山及其詩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對於詩歌創作與人生的思考。

衛宗武

宋嘉興華亭人,字淇父,號九山。理宗淳祐間歷官尚書郎,出知常州。罷歸,以詩文自娛。宋亡不仕。有《秋聲集》。 ► 4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