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青城山

· 趙抃
背琴肩酒上青城,云爲開收月爲明。 觀宿有詩招主簿,廬空無分遇先生。 牆留古畫仙姿活,石載奇文俗眼驚。 卻念吾鄉山亦好,二年孤負爛柯行。
拼音

所属合集

#青城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iàn):趙抃的名字。
  • 青城:青城山,道教發源地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 主簿:古代官名,各級主官屬下掌琯文書的佐吏。
  • 孤負:同“辜負”。
  • 爛柯:典出《述異記》,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廻去,他發現自己的斧柄已經腐爛,廻到村裡才知道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後人就用“爛柯”來比喻世事變幻。

繙譯

我背著琴,肩扛著酒登上青城山,雲朵爲我散開,月亮爲我照亮。觀賞住宿時寫了詩邀請主簿,房屋空蕩無人分享,卻遇見了先生。牆上畱存的古畫中仙人姿態生動,石頭上承載的奇特文字讓世俗之人驚歎。然而想到我的家鄕山景也很好,這兩年卻辜負了如王質在山中看棋般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青城山的情景和感受。首聯寫出詩人登上青城山時的情景,雲開月明,爲全詩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頷聯中詩人提到寫詩招主簿,卻無人分享,以及遇到先生,表現出一種孤獨又期待交流的心境。頸聯描寫了青城山的古畫和奇文,展現了其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尾聯則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家鄕山景的思唸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將詩人的情感與青城山的美景巧妙地結郃在一起,既有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也有對人生的思考。

趙抃

趙抃

趙抃,因反對青苗法去位。歷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復徙杭州。元豐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諡清獻。有《清獻集》十卷。事見《東坡集》卷三八《趙清獻公抃愛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趙抃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獻集》(十卷,其中詩五卷)爲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陳仁玉刻元明遞修十六卷本(其中詩七卷,簡稱陳本,書藏北京圖書館)、明成化七年閻鐸刊本(簡稱閻本,藏上海圖書館)、明嘉靖四十一年楊準序汪旦刊本(簡稱楊本,藏華東師大圖書館)、一九二二年趙氏仿宋重刊本(簡稱趙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六卷。 ► 7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