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三 赠王清叔县尉

两到蟾宫折桂枝。 经文纬武拟康时。 箫台仙隐漫游嬉。 气宇棱棱吞梦泽,笑谈落落催珠玑。 何妨相对沃金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 康時:使時世安定太平。
  • 簫臺:相傳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吹簫引鳳,鳳凰降於都城,二人遂築臺以居,後人名此臺爲簫臺。
  • 棱棱:威嚴方正的樣子。
  • 夢澤:古澤藪名,楚地。
  • 珠璣:珠寶,珠玉。
  • :澆。

翻譯

兩次到蟾宮去折取桂枝。有着經略文武之纔想要使時世安康。就如在簫臺仙隱之處自在漫遊嬉戲。氣度威嚴能吞沒夢澤,談笑之間大方灑落口吐珠玉。何妨相對而坐澆滿金色的酒杯暢飲。

賞析

這首詞是贈給王清叔縣尉的,詞中對他給予了高度讚美。先說他兩次蟾宮折桂,才華出衆,有安定時世的志向和能力。又以簫臺仙隱作比,凸顯其逍遙自在的氣質。他氣宇非凡,談笑不凡。最後描述了與他相對暢飲的場景。整首詞通過一系列的描述和讚譽,塑造出王清叔文采斐然、志向高遠又頗具魅力的形象,也體現出作者對他的敬佩與欣賞之情。

姚述堯

宋嘉興華亭(今上海)人,寄籍臨安錢塘(今浙江杭州),字進道。宋髙宗紹興二十四年(西元一一五四年)進士(清乾隆《杭州府志·巻六十七》)。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知溫州樂清縣(清光緒《樂清縣志·巻七》)。乾道九年(西元一一七三年),權發遣處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一六八》)。淳熙九年(西元一一八二年)於知鄂州任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三六》)。淳熙十五年(西元一一八八年),起知信州,旋改主管亳州明道宮(《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四九》)。工詞。有《蕭臺公餘詞》,以其官樂清時縣有蕭臺峰,故以名詞,今存《彊村叢書》本。清陸潛園跋其詞謂「清麗芊綿,絶無語録氣,亦南宋道學家所罕見也」。慢詞如《念奴嬌·山城秋早》次劉周翰韻抒懷,《水調歌頭·碧落暮雲捲》詠中秋,氣勢豪放,風格接近東坡;短調如《朝中措·滿城風雨近重陽》、《減字木蘭花·千葉梅》,亦清新靈動。《全宋詞》第三册收其詞六十九首。《全宋詩·巻二千一百二十七》録其詩一首。《全宋文·巻四千九百二十二》收有其文。事跡見《永樂樂清縣志·巻七》、陸潛園《〈蕭臺公餘詞〉跋》。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