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過瞻園誦樊山午詒倒疊前韻諸作感而和此

肚皮厓柴向誰吐,海內解人賸三五。 麻鞋藤杖無復之,佇下萬靈一燈苦。 遺編撥盡乾死魚,彼此是非任蠭午。 低頭呵研斥寸田,活我七尺冀生黍。 猥鬻工巧完嫁衣,繡文何如市門女。 惆悵獨戀主客圖,手斟天漿許吮哺。 仰面雖自列曹鄶,强忘兩大齊與楚。 使君元化包周身,翰林簡練逾刺股。 陸離紙幅騰龍鸞,目瞠舌撟歎且撫。 況踏雪泥據讌席,擎讀豈暇論戰拇。 酒波燭影各動摇,微覺騷魂獲安培。 異時屬和千百篇,輸與壇坫權子母。 窗梅乘興擊鉢催,城頭已應紞如鼓。 春還登高更能賦,請待山樓洗雷雨。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