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陶齋毛公鼎拓本爲楊誦清作
忠敏好古天下絶,晚得毛鼎尤瑰奇。
編書孔叟缺收入,君牙冏命同一辭。
我昔戲言富大萬,力儻能致甘傾資。
重器第一餘可屏,足誇萬世雄四夷。
煙雲聚散理常有,眼見興廢能勿悲。
陶齋寶藏一朝盡,此復見奪波斯兒。
楊侯聲噺救不得,頓足語我千戯欷。
空持拓本足感激,區區寶此師門遺。
藏舟大壑山可移,竊國大盜誅猶稽。
天家球圖尚不保,一物重惜寧非癡。
我知楊侯意有在,國士遇我摧肝脾。
君不見平原堂上三千客,明日報恩知是誰。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贈石禪 》 —— [ 清 ] 陳曾壽
- 《 湖上寄懷治薌即祝九日四十初度兼訊苕雪季湘子安 》 —— [ 清 ] 陳曾壽
- 《 廿八日同馬卓羣朱先生劉莊坐雨小飲 》 —— [ 清 ] 陳曾壽
- 《 將赴舊京苕雪以詩贈行次韻 》 —— [ 清 ] 陳曾壽
- 《 書憤其二 》 —— [ 清 ] 陳曾壽
- 《 讀劍南集悲其壯志不遂篤老窮困然平生遇合亦有不可及者爲作二詩 》 —— [ 清 ] 陳曾壽
- 《 和柳下 》 —— [ 清 ] 陳曾壽
- 《 年來了無詩興不成一字夜讀東坡海外詩若有所會率成四首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