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李審言題慈竹居圖
維揚李先儒雅魁,包孕六籍斟三才。
發爲文章足光怪,排蕩淮海驅霆雷。
自遭縫掖窺一管,目眵舌撟鄒與枚。
頻歲乖離闕面論,踪影稍隔魂低徊。
長夏氣暖初客返,忽枉書尺言歸哉。
小人有母今八十,勉攜婦孺將尊壘。
橐筆負米秉訓誡,敢苟禄仕華堂開。
聊倩畫手作圖獻,慈竹居徵所從來。
拂拭窗案敬且歎,明衷用意猶嬰孩。
綠陰十畝户牖靜,飣盤凍筍光皚皚。
澹泊至味娛几杖,愷悌悅豫天人該。
燕鵲翔鳴亦自得,鳳凰下食夫何猜。
會當推恩賫百歲,更看戲綵爲老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